姜天骄趁着安璇玑等人还蒙在鼓里,他快速带着家人离开长安前往北平郡。
这些日子姜天骄基本都在陪伴家人,他暗中吩咐府中奴仆把金银细软打包入箱,以便于随时随地都能启程搬到北平郡。
姜天骄不同于安禄山那般引人注目,他仅仅只是北平太守而已,就算把家人接到北平郡也不会引起太大关注,毕竟大唐朝廷本来就允许地方太守携带家眷一起赴任。
安禄山接到姜天骄离开以后,他以领旨谢恩为由特地入宫面圣。
大明宫,紫宸殿。
紫宸殿的鎏金香炉腾起袅袅青烟,李隆基正在览阅奏报,他的双眼略微有些昏沉,好似刚刚睡醒一般,毕竟年纪大了。
高力士走到他跟前低声说道:“陛下,安禄山入宫觐见!”
“你让他进来吧!”
李隆基老脸疲惫说道。
“是!”
高力士立刻把安禄山带了进来。
李隆基抬眼望去正见一具肥硕的身躯走入殿门,紫袍下浑圆的肚腹随着脚步颤动,玉带扣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微臣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禄山来到玉阶下轰然跪地。
“爱卿平身!”
李隆基对待安禄山倒是非常好,这简直比亲儿子还要更好。
若不是杨国忠逼得太紧,安禄山根本不会选择在李隆基还活着的时候起兵造反。
安禄山先是对着李隆基一阵拍马屁,而后他冠冕堂皇说道:“陛下,我军之所以屡屡无法剿灭契丹和奚人,究其原因在于缺少战马,纵使取胜也无法乘胜追击。”
“微臣上奏兼任闲厩使和陇右群牧使,只有这样我军才能彻底平定契丹和奚人,不至于再让他们逃走。”
安禄山直接以缺少战马为由,上奏兼任闲厩使和陇右群牧使,这两个职位可不是什么闲职,而是真正掌握实权。
闲厩使专掌宫廷舆辇牛马。
陇右群牧使专掌陇右诸地牧场的战马。
“准奏!”
李隆基本来是要安禄山担任宰相,可在杨国忠的阻挠之下未能成功,他觉得有愧于安禄山,故而没有经过任何考虑和犹豫就答应下来。
更何况安禄山是以名正言顺的借口,李隆基并没发现有什么不妥。
安禄山考虑到需要收买全军将士的心,他趁机向李隆基讨要几千张空白委任状,用以嘉奖提拔有功将士。
李隆基不忍心拒绝安禄山的要求,他大手一挥就把几千张空白委任状送了出去。
或许有人还不了解这几千张空白的委任状有多么离谱,这相当于李隆基把几千个官职交给安禄山,让他随便填写名字。
历史上大唐朝廷二百八十九年一共开科举二百六十八次,录取进士总数七千四百四十八人。
这七千多名进士都是从九品小官做起,反观安禄山一口气就能要到几千张空白委任状,从这里足以看出李隆基确实是昏了头。
安禄山在李隆基这边捞够以后,他觉得再待下去只会夜长梦多,于是以范阳军务紧急为由请求返回驻地。
这些事情有条不紊展开的同时,安禄山以闲厩使的名义,他派遣亲信从皇家宫廷的御马监中挑走上万匹最强健的优质战马,并且让人秘密前往各大牧场抽调战马带往范阳郡。
虽然李隆基内心不太愿意放走安禄山,但是仍然允其离去,
临行前李隆基于长安东郊长乐坡设宴饯行,并命宦官高力士主持,带着文武百官亲自为其送行。
长乐坡饯行宴上。
帐幔低垂,酒香氤氲。
李隆基走到安禄山身前,他目光灼灼语调温和说道:“东平郡王,朕知你忠勇无双,范阳军务离不得你。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见。朕与贵妃,皆以你为腹心。”
下一刻,李隆基在众目睽睽之下脱下御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