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判决文书由主审官、刑部官员联署后,呈报至林若案前。林若拿起朱笔,在文书末尾,郑重地盖上了自己印信。然后,这份案卷交到了其它诸位权贵的手下。“是否认定这个判罚,大家可以选择。“林若看着诸位拥有席位者,“若有不认可者,可提出异议,压后重审。”
第一个便是陆韫,他的脸色最近已经好了许多,沉默数息,便盖上自己的印信,重审什么重审,已经丢过一次脸,还要继续丢么?下一个是在江州势力甚大的唐家,这位老油条看着快死了,但收到文书后,拿着印信盖得飞快,然后又恢复了要死不活的样子。然后又是下一个,下下一个……
在场权贵都没有什么反对,脸都丢了,快点结束把这位送回徐州比什么都重要,谁有空穷折腾啊。
只要这徐州女走了,他们才能真正用他们新得的权力啊!当最后个印章盖下,这一个动作,便象征着此案的最终裁定,不仅代表着南朝法度,更烙上了徐州意志的印记。
“公告天下吧。"她淡淡地说道,将文书递给侍从。榜单张出,建康城内权贵爆发了更大的争议一一这女人用最直接的方式把他们原本的潜规则毁掉了!
法在王上,这四个字,如同沉重的枷锁,威慑了每一个南朝权贵。哪怕他们真正想做到这点,还很远很远,但那种亲眼所见的屏障被撕开,还是让他们心中噤若寒蝉。
处理完这桩风波,南朝临时朝议的组建也在一种异样的“高效”中加速完成。在林若大军压境和刺杀案雷霆手段的双重BUFF下,原本争吵不休的各方势力迅速达成了妥协,完全确定出了首批朝议成员名单。虽然其中依旧充满了权衡与交易,但框架总算立了起来。
临行前,林若再次秘密召见了广阳王郭虎和几位千奇楼的核心主事。“南朝之事,暂告一段落。"林若看着他们,语气凝重,“但根基未稳,暗流依旧。郭将军,你留在此地,任务艰巨。要代表徐州,参与议事,推行商法、漕运新政。记住,循序渐进,分化拉拢,切不可操之过急,成为众矢之的。”郭虎神色肃然,抱拳道:“未将明白,定不负主公重托!”林若又看向几位千奇楼主事:“你们要全力配合郭将军,商贸网络、情报收集、舆论引导,皆是重中之重。”
“属下遵命!”
一切安排妥当,林若终于下令拔营。
建康城外,秦淮河口,庞大的徐州船队再次启航,扬帆北返。这一次,水下早早拉上了锁链,河边一里的芦苇都被贴着地皮割得干净,属于老鼠在里边都高一大截。
而送行的南朝官员们显得格外安静和恭顺,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复杂。小皇帝刘钧依旧站在最前方,面色平静,但紧握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和姑姑终是越走越远,他也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真的很累。林若安全地上船,立于旗舰舰首,江风拂动她的衣袂。她回望了一眼那座依旧雄伟、却已物是人非的帝王之都,眼中没有任何留恋。这里的棋局已布下,种子已播下,接下来,就是等待和引导它们生根发芽,然后在未来一日,亲手收割。
船队顺流而下,渐行渐远。建康城渐渐模糊在视线尽头。“主公,接下来,我们是否全力经营淮北,准备北伐?"江临歧在一旁低声问道。
林若摇了摇头,目光投向西方,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片被群山环绕的肥沃土地:“北伐是必然,但在此之前…蜀中,必须解决。这事还没算完,需要想个办法,回敬一番。”
她顿了顿,道:“而且,蜀地富庶,地势险要,若能拿下,便可与荆州连成一片,对中原形成夹击之势。届时,北伐方可无后顾之忧。”江临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只是蜀道艰难,易守难…”“再坚固的堡垒,也怕从内部攻破。“林若微笑,“让陆妙仪回徐州一趟,我有任务要交给她!”
西秦的妙仪道,如今也算是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