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走,一进门,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马皇后,太子妃吕氏,燕王妃徐妙云,以及其她几位后宫娘娘站成一排,像是早就等着他来。“快过来!今天可不是我一个人陪你试衣服,大家一起帮你掌掌眼,保证让你大婚那天,比谁都体面。”马皇后笑着招手。
她挥挥手,娘娘们就围了上来。
“国舅你看这匹,上面的龙纹是苏州最好的绣娘绣的,针脚细得看不见,做披风最合适!”“这顶冠是内务府新打的,上面镶的宝石都是西洋来的,配吉服正好!”
马天被围在中间,看着眼前花花绿绿的布料和闪着光的首饰,只觉得眼前发花。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看着马皇后,一脸黑线地问:“姐,我能问一句吗?这大婚,到底要准备多少套衣服啊?”
“放心,不多,也就十七八套吧,从纳采到亲迎,每天换一套,各有讲究,少一套都不行!!”马皇后大笑。
马天彻底没了脾气。
一个月后。
时维孟冬,霜华初覆金陵城。
徐国公府张灯结彩,一片喜气。
正门上方悬着九尺宽的明黄缎面喜额,绣着“天作之合”四个金线大字,两侧挂着丈高的朱红宫灯。府邸里,做足了准备。
而这时候的马天,去戴府迎亲了。
迎亲队伍绵延半条街,前头是十二名手持黄罗伞盖的内侍,是朱元璋特赐的皇家仪仗;接着是二十四人的鼓乐班子,再往后是八十名身着红袍的护卫。
沿街百姓纷纷驻足围观,却被护卫礼貌地拦在三丈外,只能远远望着这气派的阵仗啧啧称叹。迎亲队伍到了戴府门前,戴府门内早有几位戴家长辈与侍女等候。
按规矩,迎亲需过“拦门”之礼。
戴府的几位公子哥笑着拦在门口,打趣马天:“国舅爷想娶我们家清婉,可得先答出我们几个问题。”马天笑着应对,答出几道关于诗词与礼仪的考题后,才被请进戴府。
内院的正厅里,戴清婉身着大红嫁衣,头戴七尾凤冠,脸上盖着大红盖头。
见马天进来,戴母将女儿的手交到马天手中,眼眶微红:“清婉自小娇惯,往后便托付给国舅了,还望国舅待她如初。”
马天握紧戴清婉的手,认真道:“夫人放心,我定不负清婉。”
巳时初,迎亲队伍载着新娘返回徐国公府。
进门,又是复杂的仪式。
“跨火盆,驱邪避灾;过马鞍,平安顺遂!”
巳时三刻,拜堂仪式正式开始。
马皇后与朱元璋端坐,他们代表马天的父母接受拜礼。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文官居左,武官居右,李善长、冯胜等老臣身着朝服,朱英、杨士奇等年轻官员也正装出席,皆面带喜色,静候仪式开始。
“吉时到,拜堂!”
马天与戴清婉并肩站在红毡上。
“拜天地。”
“拜高堂。”
马天扶着戴清婉,两人缓缓跪下。
朱元璋与马皇后都微微颔首,待拜完,马皇后命内侍递上赏赐。
一对赤金镶玉的如意,分别交到马天与戴清婉手中,温声道:“愿你们夫妻和睦,白头偕老。”“夫妻对拜”拜堂继续。
两人相对而立,躬身行礼。
拜堂礼毕,喜官高声宣布:“送入洞房!”
侍女们簇拥着新人往后院走去,此时正厅内的氛围愈发热闹。
百官纷纷上前道贺。
“陛下,国舅大婚,实乃大明之喜,老臣恭贺陛下,贺国舅喜得贤妻!”
“国舅,漠北一战你我并肩,今日见你大婚,末将甚是欢喜,这柄匕首,赠予国舅,愿你夫妻二人平安顺遂。”
府内的宴席早已备好,正厅与东西两厢共设八十桌宴席。
百官入席后,朱元璋起身举杯,对着众人笑道:“今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