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236章 朱元璋:咱要的是真正皇长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6章 朱元璋:咱要的是真正皇长孙(3 / 6)

丹喊,一会儿又跑到一株墨紫色的牡丹前,惹得马皇后在后面笑着叮嘱“慢些跑,别摔着”。

朱英和朱元璋则落在后面,沿着覆着青瓦的廊下慢慢走。

“上次标儿递上来的治河草案,咱看了,里头不少新鲜法子,听说大半都是你的主意?”朱元璋问。朱英脚步顿了顿:“草案是臣和太子殿下一起商议着定的。殿下对治河之事上心,前前后后翻了不少前朝治河的典籍,许多想法都是殿下先提出来的,臣不过是补充了些细节。”

朱元璋摆了摆手:“标儿的心思咱知道,他仁厚,想把河治好,让百姓不受灾,可论起那些实打实的技术原理。比如怎么测水流速度,怎么算堤坝承重,咱看他未必懂那么多。草案里提的“分段筑坝’“导洪分流’,还有些用到的新物件,咱活了这么大岁数都没听过,你老实说,这些到底是从哪学来的?”“还能从哪学?当然是格物院啊。陛下,你可有阵子没去格物院了吧?现在的格物院可比从前热闹多了,不仅能做火器、水车,还专门辟了块地方研究农桑、水利,新东西出得快着呢。”朱英道。朱元璋抬头望向远处格物院的方向,带着几分感慨:“当年马天要办格物院,说要“以器物强大明’,咱其实是不看好的。那时候咱总觉得,治国靠的是民心、是吏治,摆弄那些铜铁玩意儿能顶什么用?没想到,这才几年,格物院不仅造出了洪武炮、火枪,还能帮着治河、改良农具,竟真带动了整个大明的新气象。”

朱英一听这话,眼睛亮了起来,兴致勃勃道:“陛下,这次治河,咱还真得靠格物院的新东西。工匠们提炼出了煤焦油沥青,这东西不怕水、黏合力强,不仅能铺在河堤上防渗漏,还能用来修官道,比原来的夯土路结实十倍;还有新配的筑坝材料,把石灰、黏土按比例掺匀,再加上煮熟的动物血拌匀,晒干后比石头还硬,用它筑坝,就算洪水再大也冲不垮。”

朱元璋挑了挑眉:“原来你早有准备,连材料都提前琢磨好了。”

“臣也是想着治河是大事,得提前做足功课。”朱英笑着应道,“不止治河,格物院这阵子还改良了纺织机,现在新做的水力织布机,借着河水的力气转,一个工匠看着三台机子,效率提了几十倍!还有轧花机、纺纱机,都大大提高了效率。”

“等将来开了海禁,咱就把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运到海外去。那些西洋、南洋的国家,哪见过这么好的东西?到时候他们得用黄金、白银来换,大笔大笔的银子往大明流啊!”

朱元璋听到开海,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开海是好,可咱也得防着那些倭寇和外来势力。当年倭寇扰我沿海,杀了不少百姓,烧了不少村子,咱好不容易才把他们赶出去,若是再开海,他们卷土重来怎么办?”“陛下放心!”朱英语气极为自信,“如今的大明可不是从前了,咱有洪武炮,一炮能轰碎十丈外的木船;有洪武火枪,射程远,填弹速度也快。他们来多少,咱就能打回去多少,该怕的是他们,不是咱们!”朱元璋身子一顿。

朱英见朱元璋神色微动,又接着说道:

“臣的想法是,先打造一支无敌舰队,船上都装着最新的洪武炮,再成立大明贸易公司,让舰队跟着商队一起去外洋。遇上愿意跟咱好好做买卖的国家,咱就公平交易,给他们好处;遇上那些想抢、想闹的,咱就用舰队打服了他们,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再跟他们做买卖。到时候,不仅是银子,还有海外的粮食、药材、矿石,都能运回来,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国库也充实,那才是真正的斯民小康,真正的大明盛世啊!”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朱英描绘的画面,浮现在脑海。

无敌舰队扬威外洋,白银粮食流向大明,百姓安居乐业。

“朱英哥哥!朱英哥哥!”朱允通急急跑来,“济安堂的院子里只有草药,没有这么好看的花,咱们挖几株搬回去好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