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多久没见,允通看着又壮实了些。去年冬天还看着单薄,如今胳膊上都有肉了。”
朱允通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抬头:“皇祖母,我最近天天练拳呢。朱英哥哥说,男儿得有气力,才能护住想护的人。我给你打一套看看?”
不等马皇后应声,他已经往后退了两步,拉开架势。
只见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挥出一拳,接着脚步一转,左手护在胸前,右手猛地往前送,动作虽不算特别标准,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打了没一会儿,他额角的汗就多了,却没停下,直到一套拳打完,才喘着气收了势,眼巴巴地看着马皇后。
“好!好!”马皇后拍着手笑,“比上次在东宫演武场打的好多了,脚步稳了,出拳也有劲儿了,这精神头,看着就喜人。”
朱允通立刻跑到朱英身边:“都是朱英哥哥教得好。以前我总爱赖床,早上起不来练拳,朱英哥哥现在每天天不亮就来叫我,要是我偷懒,他就罚我绕着济安堂的院子多跑两圈。”
马皇后听得笑出声,转头看向朱英:“你倒会治他,比东宫的教习还管用。”
朱英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就是欠些督促,其实心里明白该练。”
朱元璋一直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没说话,只静静看着两个孩子。
此时才开口:“允通,在济安堂住着,不比东宫自在?没闹着要回去?”
朱允通立刻摇头:“不回去!济安堂比东宫好多了。朱英哥哥对我可好了。每天早上教我练拳,中午要是我把功课做完了,他就带我去格物院,看那些工匠做火器、做水车,还教我认图纸,说“男儿得开阔眼界,不能只盯着书本上的字’。”
“上次格物院新做了个能抽水的水车,朱英哥哥还让工匠演示给我看,那水车一转,河里的水就顺着管子流到田里头,可神奇了。”
“还有晚上,不管朱英哥哥多忙,也会赶回来跟我一起用晚膳。吃饭的时候,他会跟我说白天在格物院看到的新鲜事,也会问我今天的功课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朱英听着他絮絮叨叨地说,故意板起脸:“你倒记得清楚,怎么上次让你背《论语》,你就忘东忘西?不好好读书,不好好练拳,我可真揍你。”
这话听着凶,语气里却没半分真生气的意思。
朱允通也不害怕,反而眨了眨眼睛:“我知道,朱英哥哥就是为了我好。你揍我也是想让我记住,不能偷懒。”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往上扬了扬。
他想起以前雄英在的时候,也总护着弟弟,有好吃的先分给允通,允通受了委屈,也是雄英第一个站出来护着。
那时候的雄英,也是这样,会耐心地教允通识字,会带着允通在东宫的院子里玩。
现在的朱英,待允通这般上心,这般护着,连带着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模样,都像当年的雄英。朱元璋心里悄悄想着:定是雄英的记忆在慢慢恢复了。这护着弟弟的模样,就是当年那个疼弟弟的皇长孙啊。
“嘿,你倒懂事了?以前在东宫,先生说你两句,你还会闹脾气,怎么到了朱英这儿,挨罚都心甘情愿?”他嘴上问。
朱允通歪了歪头,认真道:“因为朱英哥哥不一样啊!他罚我是为了我好,还会陪我一起学、一起练,不是光说我。”
马皇后看着两个孩子亲近的模样,又看了看朱元璋眼底藏不住的欣慰,笑着拍了拍朱允通的头:“好了好了,知道你朱英哥哥好。走,咱们去御花园看看,刚开了一片牡丹,正好让你朱英哥哥也陪你赏赏。”朱允通立刻高兴地应了,拉着朱英的手就往外走。
马皇后和朱元璋跟在后面,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
朱元璋心里的那块石头,似乎悄悄落了些。
御花园。
朱允通拉着马皇后的手,一会儿指着那丛艳红的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