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123章 马天:姐姐,姐夫他不是人,你要为我做主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马天:姐姐,姐夫他不是人,你要为我做主啊(2 / 4)

淋漓,赫然写着“祭故户部尚书吕公昶文”。

黄子澄则捧着一坛祭酒,正将酒液泼向文庙门前的青铜鼎,酒气混着雪沫扬起,竞在凛冽的空气中凝成一道白雾。

“酷吏马天,恃宠而骄,以雷霆之刑戕害忠良,以莫须有之名构陷国器……”齐德的声音尖利,“吕公清田疏河二十载,心血染尽江南土,竞落得白绫绕颈、曝尸牢中!马天!你这佞幸之徒,以忠臣之血染红官袍,可曾见苍天垂泪、万民心恸?”

“冤枉啊!”

“还我吕公!重罚马阎罗!”

数百名监生齐刷刷跪地,哭喊声响彻整条街。

马天眸光森寒。

风雪吹进他的领口,刮得脖颈生疼,可他连眼皮都未眨一下。

“好一个“以忠臣之血染红官袍’。”他低声嗤笑,“之前在灵堂哭丧,现在便来文庙哭庙,吕本倒是把这些书生当枪使的顺手。”

朱棣的手按上了刀柄:“舅舅,这帮人闹到文庙来了,事情棘手了。”

“老四。”马天声音平静得可怕,“你看他们像什么?”

朱棣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皱眉不语。

马天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冰冷的笑:“好像一群疯狗啊。”

翌日,早朝。

马天来到奉天殿前,心理吐槽这比上早班还苦。

两侧廊庑下等候早朝的文武百官见他身影,如同避瘟疫般纷纷后退。

他站在廊下,嘴里发出一声冷嗤。

“国舅爷。”户部尚书曾泰走了过来。

这位年近五旬的老臣脸上挂着苦笑,眼神里既有无奈,又带着几分探究。

“曾大人。”马天一笑,“看来在下这“阎罗’的名号,今早又添了几分寒气。”

曾泰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凑近半步压低声音:“别说他们,我现在见了你也发怵。昨儿文庙那出“哭庙’,御史台的弹章像雪片似的往通政司送,都参你的。”

马天耸耸肩:“理解。曾大人便是不搭理我,我也不怪你。”

“哎!你这话说的。”曾泰瞪圆了眼睛,“我这不硬着头皮来跟你说几句?你别忘了,你还挂着户部主事的衔呢,好歹也是同僚。”

“你是来帮他们传话的吧。”马天一笑。

曾泰目光扫过远处交头接耳的文官,叹了口气:“他们让我传的话,无非是劝你“认罪悔过’,向吕公灵前谢罪。我懒得说。”

“哦?”马天挑眉,“那曾大人想说什么?”

曾泰沉默片刻,声音变得悠远:“国舅爷,你问我想说什么?那我想跟你说说什么是士大夫。”他顿了顿,像是在梳理思绪:

“自宋以来,士大夫集团便非池中之物了。你可知宋太祖立下“不杀士大夫’的祖训?为何?因为赵家天子明白,科举取士网罗天下英才,这些人读着圣贤书,握着笔杆子,上可佐君主治国,下可安黎民百姓,是国之根基。”

“仁宗朝,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那是士大夫的风骨;神宗朝,王安石变法触动士绅利益,满朝文官群起而攻之,那是士大夫的力量。他们与皇权,看似是君臣,实则是相互依存。皇帝需要他们治理天下,他们需要皇帝赋予权势。”

“你看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嘴里念着“民为邦本’,可骨子里是什么?是通过科举结成的门生故吏网,是与江南士绅盘根错节的利益勾连。皇上要靠他们安抚地方,他们便借着“清议’要挟皇权。你动了吕昶,就是动了他们的“道德标杆’,动了他们制衡皇权的棋子。”

马天静静听着,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不过是士大夫与皇帝合起伙来,变着法儿地坑老百姓罢了。最后苦的就是百姓呗。”

曾泰被他这话噎得一怔,张了张嘴,竟一时语塞。

半响,他才低声道:“你这话倒也没错。可你想过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