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111章 马天:朱重八!原来你也有怕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马天:朱重八!原来你也有怕的(2 / 4)

的肩膀,心想这皇帝到底要表达什么?

“咱跟你说,这乡里的天,不是咱朱家的天。”朱元璋指向城外,“每个村子都有乡绅,他们是族长,是举人,是退了的小官。百姓们交租要经他们的手,打官司要去他们的祠堂,连娶媳妇嫁女儿,都得看他们脸色。就说咱老家凤阳,有个佃户欠了租,乡绅把他绑在祠堂里打,差点死了。报官时只说“家法处置’,县令连门都不敢进。”

马天拧了拧眉。

他想起在户部看过的卷宗,地主和乡绅的势力的确强大。

“祠堂比县衙管用,族规比国法厉害。”朱元璋的声音冷得像冰,“百姓们见了县令敢磕头,见了乡绅却要喊“老爷’。咱派下去的税吏,到了乡里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乡绅们递个眼色,佃户们就全躲起来,税吏只能空着手回来。你说可笑不可笑?咱是天子,可咱的圣旨到了乡里,连块地契都换不来。”“就说去年,应天周边的乡绅联名上书,说“轻徭薄赋乃圣王之道’,实则是他们占了八成良田,却让佃户按人头缴税。咱让县令去催,结果县令回来哭丧着脸说,乡绅们把孔圣人的牌位抬到了县衙门口,说咱违背祖制。”

马天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词,脱口道:“皇权不下乡。”

朱元璋浑身一震:“对!就是这个意思!咱的圣旨能罢免县令,能调动千军万马,可到了乡里,连个收税的小吏都护不住。那些乡绅穿着儒衫,握着算盘,把咱的天下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各自为王。”马天心里忍不住吐槽:

这哪儿是治国啊?分明是在掰扯哲学问题!皇帝的权力边界在哪里?是金銮殿的丹陛,还是乡里的田埂?当圣旨抵不过祠堂的一根木棍,当国法斗不过族规的一张纸,这大明的天下,究竟是谁说了算?他大概知道朱元璋想干什么了。

“且等着吧,麻烦还在后头。”朱元璋摊手,“到时候,你可得帮咱。”

马天连忙后退:“姐夫,你可别把我往火堆里推。”

朱元璋狡黠一笑:“小舅子,你可是外戚!咱对你这个外戚,最是信任。”

马天扶额。

外戚,这特么是什么好词吗?

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朱元璋转身,走到马天面前,笑问:“之前在济安堂的时,你不是很能说吗?你说说,咱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马天沉思了一会儿,拜道:

“陛下,江南巨室,田连阡陌,赋税不入,役使万民,实为社稷之蠹。其势愈大,则皇权愈削,国库愈空,小民愈困。此患不除,大明根基难稳。”

“彼等所恃者,一曰田土隐匿,二曰人口荫蔽,三曰士绅勾结,四曰财富垄断。破此四者,其势自衰。”

朱元璋大为赞赏:“总结的极为到位,眼下是,怎么破局?”

马天心中明白朱元璋想要的。

既要达成强化皇权、打击豪强、增加税收、稳固统治的根本目标,又要尽可能避免过度暴力引发的动汤。

“姐夫,我就胡说了啊,这事复杂,需多管齐下,步步为营。”

“遣心腹密查其罪,分其党羽,拉拢可抚者,孤立顽抗者。”

“行鱼鳞黄册,清田亩,实户口;定累进税赋,抑兼并;兴官营工场,夺其利源。”

“迁巨恶于边塞,分其田予贫农;拔寒俊于科举,树忠直于朝堂;设里老通下情,破士绅之壅蔽。”“陛下天威,雷霆万钧。然若兴大狱,玉石俱焚,恐伤国本,寒天下士民之心。非十恶不赦、图谋叛逆者,慎用诛戮。当以法度裁之,以新政化之。”

“破旧更需立新。扶持小农,厚待军户,畅通言路,使皇恩直抵闾阎,则豪强之基永绝,陛下江山永固。”

朱元璋听了,眼中精光闪过。

“走走,去奉天殿细说。”他推着马天回奉天殿。

奉天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