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3 / 3)

等物,无一不是吞金之器。大周之所以迟迟不敢与鲜卑开战,正是因此役者旷日持久,必致国库虚空,更何况尚有战败之险。倘若战败,轻则割地赔款,元气大伤。重则鲜卑铁骑长驱直入,踏破山河,届时大周子民与汉家文明,恐将在异族统治之下渐趋湮灭。相比于谢廷玉更多着眼于未来极有可能爆发的战事,谢清宴的思虑则更为宽广。

谢氏麾下已有一支劲旅,在军政上已握有一席话语权,而她身居大司徒之位,于凤阁中的地位亦举足轻重。她们母女二人,如今在官场上的分量,早已不同往日可比。

况且,她从这份未写完的策论中读出的,不仅仅是谢廷玉的远虑,更是谢氏家族在建康,乃至整个大周再攀高位的士族威信。倘若这篇策论真被姬昭采纳,谢廷玉便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此策的推行者,那么谢氏的声望与权力,可谓是水涨船高,抬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啊!

然政策推行,往往触动她人利益。在建康尚可周旋,若至地方遭遇强力阻挠,甚或暗杀手段,又当如何?

谢清宴将此虑坦然相告:“你这是督查,并非镇压,总不能率军前往。”“虽不能携大军,但若得圣上应允,外出督查时自可带领一小队亲随,以为护卫。”

两人对视了然一笑。

谢清宴将策论递回谢廷玉手中,指腹轻点封角:“此事利国利民,朝廷更是最大受益者。陛下岂有不允之理?你速速将这篇策论写完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