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章(2 / 3)

,却是不一样的人。

谢廷玉闻言一怔,往王兰之衣襟处忍不住瞄上几眼,脱口问道:“你家那位该不会也是给了你半块铜镜吧?”

“啊?这倒没有。"王兰之慢慢抚过衣襟,脸上柔情尽显,“裴郎在我中衣里缝了平安符。”

谢廷玉啧了一声。

大军绵延行进,出城十里回首望去,官道上尽是黑压压的军士,不见首尾。从建康城出发,往西北方向行进。从山脚下抬首,恰巧能看到慈恩寺的金顶在夕阳下闪着烁烁金光,别有流光溢彩的美。山腰处,有一六角亭,其隐在苍松翠柏间,檐角半掩,难窥内里情形。忽地,一阵潺潺琴声从此小亭内如飞瀑般倾泄而出,众人皆不由驻足静听。此琴音激昂愤慨。那曲调先是激昂似金戈铁马,继而悲怆如孤鹤唳天。这正是传闻已久的广陵散。当年嵇康临死前所奏,人散音消,幸得当时有乐师暗记曲谱,后几经转折收入皇宫,如今世间能奏者不过二三。崔元瑛常年混迹乐坊,一听此曲,双眸顿时晶亮,击节赞叹:“妙极!出征前竞能闻此广陵绝响,当真是三生有幸!”她转向谢廷玉,兴致勃勃道:“先帝嫌此曲肃杀过甚,将其束之高阁多年。不知是哪位大家,竞在此处弹奏?难不成是听闻我们出征,特地等候?”话音未消,琴音陡转而下,闻之竟有种令人身临其境之感,众人只觉,耳畔尽是喊杀之声,眼前则是万千军士浴血厮杀的壮阔画面。隐隐约约,毫无来由地,谢廷玉心中陡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她仰首去瞧那亭中是何人,却只能瞥见一菖蒲紫袍角。但偏偏就这么一眼,谢廷玉突感心心潮暗涌,双腿一夹马腹,招呼也不打,掉转马头,直奔那六角亭所在的半山腰。

众人见状,纷纷大喊。

“谢骑尉,你这是要去哪儿呀!哎!”

“谢骑尉!谢骑尉!”

“谢骑尉,擅自离队可是要受军棍哎!谢骑尉,你快回来!”“哎,谢二,你往哪里去啊?哎!谢二!谢二!”策马相伴于一侧的崔元瑛根本喊都喊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谢廷玉以雷霆之钧一般,如一道锐利的黑色闪电,直向六角亭疾驰而去。是你吗?真的会是你吗?谢廷玉在心里如是问。琴曲正值高潮,弦音如暴雨倾盆,金戈铁马之声响彻山间。谢廷玉策马愈近,马蹄声竞与琴韵奇妙相合,恍若大漠之上,有两人于枯树下一道舞剑,一进一退,一招一式,皆严丝合缝。

快些,快些,再快些。

双腿一夹马腹,马嘶人立,待谢廷玉勒马停于小亭前的刹那,广陵绝响恰至尾声,唯余一缕清音,绕梁不绝。

抚琴那人依旧是一袭菖蒲紫长衫,山蓝色宫绦系在腰间,勾出一方窄腰,衣摆逶迤如流水。

泠一一

姬怜抬首,与谢廷玉双眸对视的那瞬间,心下一紧,指腹忍不住地又拨动一个弦音。

她来了,她来了,她真的来了。

姬怜下意识地咬住下唇,敛袖起身,朝谢廷玉郑重地行了个世家郎君见贵女的抬手礼。喉间千言万语辗转,最终只道出三个字。“你来了。”

“我本来不知是你。“谢廷玉徐徐靠近,目光灼灼,“依稀记得圣上夸赞殿下琴艺超绝,方才又有人说广陵曲谱存于宫内,我便想来看看。”“没成想,当真是殿下。”

这广陵曲练了好些日子,本就是想为她出征送行,亦想着若是她能上来与他见一面该有多好。

心中早已排练过千百遍的话语,可偏偏当人真的站在他身前,他却又什么都说不出口。

姬怜垂眸,局促地拨弄琴弦,特意不去看她如潭水般清澈的双眸,一半真一半假地道:“弹给你听的,亦是弹给底下将士们的。”“我既不会医术,无法随你前行。只能以曲相送。"姬怜又拨弄几声,声音轻不可闻,“只盼望着你这段在外的日子,莫要忘了我就好。”“怎会。”

谢廷玉已然来到姬怜跟前,轻声道:“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