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三十八章
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7年),九月末,咸阳少府。田子的腿已经软了快一个月,并且他觉得至少还得再软上三个月。这并非他小小年纪不学好,而是他最近所经历的过于超出固有认知,进而导致生理性应激。
回想过去的一个多月,田子觉得自己像是做了一场漫长,甚至能称得上荒诞的美梦。
可无论他偷偷掐了自己多少下,疼痛依旧固执传来,告知他所经历的一切并不是梦境。
秦王降阶相迎,这种另外六国国君都不一定,不,是一定都无法享受到的殊礼,被他这么一个祖宗八代贫农,两个月前还在精打细算家中每一粒粟米,担忧冬季严寒的穷小子给享受到了。
尽管秦王,王上说他掌握的东西很重要,秘密的接见了他,只有甘午大夫一个人是见证者,可他受到的礼遇是真的。
然后他就被送到了少府,这个掌管着秦国山海池泽收入,聚集着大量工匠为秦王一人服务的地方。
少府主官魏缭亲自接见了他,并以他为核心,高效地组织起了一个造纸班子。
其实田子有些不明白,长安君为何把发明纸药的关键功劳推到他头上。他那时不过是帮着长辈们搬搬扛扛,偶尔说一些并不好笑的笑话气氛活跃气氛,在长安君教授时花十二分心思死记硬背,学了个七七八八而已。这并没有什么难的,换一个比他聪明细心的一定能够学得更快更好。但田子想长安君那么聪明,行事肯定有他不能理解的道理,再加上享受好处的是他,因此也就半推半收的接下了这个名头。只不过田子仍未从土里刨食的旧有习性中挣脱出来,自幼听着父亲使多少力气,地里就出多少粮食的他极度不安。
那种宛如偷窃了旁人劳动所得的不配得感令他玩了命的工作,即使在十分卷的少府中也显得尤为突出。
“咕嘟嘟一一"竹帘没入纸浆中,成千上万次的固定操作使得田子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手腕一翻一推,纸浆就均匀地挂在了竹帘上,然后再将竹帘抬起,把湿纸页堆叠放置。
田子抹了一把额上流淌的汗水,看得堆得高高的,已有他半人高的湿纸页,露出了带着些憨气的质朴笑容,宛如一个老农在看着自己丰收的田地。然后继续弯腰工作。他喜欢这样机械的、重复的、无需动脑的工作。不用绞尽脑汁组织语言传授抄纸技巧,也不用应付周围一大群人形形色色的目光。因为只有他自己,所以他可以尽情地放空脑中思绪,什么都不想。而且这份活不仅比种地轻松,得到的工钱还比种地高。他的母亲已经去打听了,按咸阳的规矩,他如今只需花不到三个月的工钱做聘礼就能娶到一个顶顶好的媳妇儿。
而且他的行市远比他想象中要火爆,自从少府以他为核心组建了一个造纸班子,提亲的人就差点把他家的门槛踩破,甚至有不少少府吏员也隐晦地表达了意向。
排斥外来者这一通行准则仿佛在他身上失效了。田子如今正是知色而慕少爱的血气方刚年纪,在机械性发重复劳动下不由想起了那些媒人口中所提到的姑娘。
官吏家的姑娘肯定不行,父亲说过多大的肚皮吃多少饭,门不当户不对迟早会惹出事端,再说这纸药的本事终究不是他的。余下的人中,隔着三个院的陈叔家姑娘就很好,陈叔是个织工,织得一手好绢,他家的姑娘指定心灵手巧,而且刚搬来时候也是那个姑娘主动送来了碗符给家里应急。
虽然当时天黑,他没看清楚脸,但身量挺纤细的……“嘿!"田子的少年遐思被人喝断,心慌之下手里的竹帘都差点跌入纸浆池里,手忙脚乱把竹帘给捞起来后带着怒意看向捣蛋之人,却未能立时发出呵斥。原因无它,捣蛋之人的年纪看起来太小了。虽然个头和他差不多高,但须未生,喉结未隆,额上还冒着几颗红红的大痘,瞧着顶多十二三岁。因为最近经历了太多的非常之事,田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