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都在颤抖。
他是王策。他为什么要帮我?他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方案里最致命的弱点?他最后那句话,是提醒,还是……某种宣判?
冰冷的雨水顺着发梢流进脖颈,她猛地打了个寒噤,从巨大的震惊和混乱中挣脱出来一丝。低头看向怀里那叠湿漉漉、沾着泥点、被王策亲手从泥水里捞起的文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混沌:改!必须立刻改!按照他指出的方向!
两周时间,像被上紧了发条。熙茜几乎把自己钉在了那张狭小的书桌前。那方绣着“W.C”的手帕被洗干净,熨烫平整,像某种隐秘的图腾,被她小心翼翼地压在电脑键盘下。每一次思路陷入泥沼,每一次被疲惫和怀疑击倒,指尖不经意触碰到那方柔软的布料,王策那低沉冷静、一针见血的声音就会在耳边响起:“第三页,逻辑有问题……第十七页,假设过于乐观……”
那不仅仅是提醒,更像一把锋利的钥匙,撬开了她思维里一些固有的、想当然的枷锁。她开始疯狂地查找数据,一遍遍推演逻辑链条,将原本模糊的客户痛点拆解得体无完肤,再用更扎实的行业报告、更具体的用户画像去填充解决方案之间的沟壑。至于那个过于乐观的转化率模型?她推翻了重来,引入市场饱和度、竞争对手动态、甚至季节波动性,构建了一个更复杂、也更残酷的模型,得出的数字远不如之前漂亮,却沉甸甸地透着真实的力量。
无数个深夜,窗外霓虹闪烁,映在她布满红血丝却异常明亮的眼睛里。泡面盒堆在角落,咖啡杯里的液体早已冰冷。她像一名偏执的工匠,反复打磨着这份差点被雨水彻底毁掉的心血。王策那短暂的出现,他那句精准的点评,像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足以将她整个人重塑的海啸。她不再仅仅是“想要完成”,而是“必须做到无可挑剔”——为了自己,也为了证明,他那短暂停留的价值。
终于,到了“智创未来”项目最终竞标的日子。会场设在城市地标建筑顶层,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壮阔的城市天际线。空气里弥漫着高级香氛、现磨咖啡豆的醇香,以及一种无声的、紧绷的硝烟味。西装革履的精英们低声交谈,自信满满。
熙茜坐在角落,身上是一套咬牙购置的、剪裁得体的深灰色套装,努力挺直背脊,试图压下狂跳的心脏。她手心冰凉,全是汗。目光下意识地扫过会场,在靠前排的位置,猛地定住。
王策坐在那里。
他穿着深色的定制西装,姿态放松地靠在椅背上,侧脸线条冷峻。手里随意翻看着主办方提供的议程册,身边围绕着几个同样气场不凡的人,正低声交谈。他似乎只是众多重量级评委中寻常的一个,但那股无形的、掌控一切的气场,却让他周围的空间都显得与众不同。腕间的手表折射着冷光,熙茜几乎能想象出那表盘上曾经溅落的泥点。
雨中的暖意
他根本没有朝她这边看。
熙茜的心猛地沉了一下,随即又涌起一股近乎悲壮的倔强。她深吸一口气,将目光强行从他身上撕开,落回自己手中的激光笔上。指尖冰凉。
轮到她的团队了。她站起身,走向那个被聚光灯笼罩的发言台。灯光有些刺眼,台下是无数审视的、挑剔的目光,前排那个身影的存在感尤为强烈。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小腿肌肉的僵硬。
“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但很快被刻意压下的镇定取代,“我是熙茜,代表‘启航’团队,向各位阐述我们对‘智创未来’项目的理解与解决方案。”
她按下激光笔。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标题页简洁有力。
开始讲述。起初的几分钟,声音还有些干涩,思路也略显滞重,王策那无形的压力像山一样压在心头。她强迫自己不去看前排。当讲到痛点分析时,她点开了第三页。屏幕上不再是模糊的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