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苗头
之后几天,宋云谣有意避开云栖斋那几人,日子难得清静下来。彤娘病情好转许多,沈不器那边又聘了位经验老道的妇人,两个大人照看一个病中的孩子,给宋云谣省了不少力,能抽出空忙自己的事。头一件便是看房。
刘巧娘亲自陪她转了城里城外几处屋宅,其中有间宅子她最中意。离县城半炷香脚程,半新不旧的农舍,石磨、水井一应俱全,房前几畦菜田,屋后一条清溪,院子里还有棵高大繁茂的石榴树。这个时节,榴花早已谢了,青皮果子悬在枝叶间,隐隐透出清甜。她站在树下,仰头看了半天,心里喜欢得紧。
屋舍漂亮,价钱也漂亮,若要买下这屋子,只怕要将她与兰姨的荷包搜刮个精光。
一一至于王攀那枚金坠子,若没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她轻易不敢动。宋云谣穷怕了,兜里比脸干净的日子实在叫人心慌,只能给牙人塞些银子,请他帮忙留住这屋子,自己回去再攒攒银两。刘巧娘见状,差点发了脾气。
不愿接受她直接赠宅就算了,如今银钱差一点,宁可求牙人帮忙留房,也不愿意向自己开口,这么生分作甚?
面对刘巧娘的忿忿质问,宋云谣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她的怒意。她笑眯眯说,我被别人养了一辈子,如今也想尝尝自己养活自己的滋味,刘大掌柜就成全我吧。
刘巧娘被堵住嘴,半响没说出话。
心里有了奔头,宋云谣转头便去了趟慧芳书坊,一口气接下不少画稿。好些日子没见她,贾掌柜有些意外。
原以为有沈少爷那大主顾在,她早就瞧不上书坊这点儿薄利,今日见她重拾旧业,贾掌柜自然喜不自胜。
他一时兴起揶揄两句,宋云谣也只笑着摇摇头。“什么大主顾,都是人情债……况且人家迟早要回去,我却走不了,将来还指望贾掌柜多多照顾呢。”
时近立秋,日渐寒凉,再耽搁下去只怕北上京城的水路便不好走了。加之如今衢州流民众多,又有疫病隐患,沈三郎更没有留在此处的理由。思及此,她思绪一顿。
难怪。
没几日就要回富贵乡去,自然瞧不上她这穷酸地的消遣。贾管事犹且不知她的心思,乐呵呵说起,如今“翠云娘子”这个名号,在衢州一带烧香供佛的官眷中已经小有名气。
“娘子不知,前阵子还有人来找我打听,问这翠云娘子可是当真确有其人,为何许久不见新作?”
“掌柜如何说的?”
“瞎,宋娘子放心,你的身份我可半句都没透露。“他压低声音,“我同人家说,你早就随庙里师傅云游四海去了,只偶尔寄些书画来卖,就连我也没见过厂次真容!”
贾管事这话多少有些讨功卖好的意思,宋云谣也知情识趣,答应降些抽成,回了这份礼。
接了画稿,宋云谣忙碌起来,除却偶尔抽空去医馆探望彤娘,几乎日夜闷在庵堂里作画,就连兰姨都没空见上几面。可就这三五日的光景,城中气氛悄然变了。这日她去书坊交画,顺便去看看彤娘母女。刚走到巷口,就见医馆大门紧闭,门前远远围了一圈人,里面隐隐传来争吵声,竟是砚山与医馆大夫吵了起来。
她凑近窗户一听,原来是医馆有位病人迟迟不见好,又意外得知她们母女的身份,便将一切罪责都推到彤娘身上,在医馆里大闹了一场。“……砚山小哥,并非我出尔反尔,只是眼下街坊邻居都说我背着官府收留流民,一个个病人都要医馆赔药钱,我实在…”砚山道:“您这话说的,他们付诊金药钱了,难道我家少爷就没付钱?”“这哪儿是银子的事,沈少爷当日给了多少,我分文不取全赔给您都行!”大夫叹口气。
“外头闹着要去衙门检举我私藏流民,还谣传我与那位娘子不清不楚…这医馆是祖辈传下的基业,总不能让医馆的招牌砸在我手里罢?”砚山气得头顶生烟,还想据理力争,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