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乾隆还特地问门外守着的李玉,“下雨了吗?”李玉恭敬道:“回万岁爷的话,还没下雨。”乾隆叹气,急得在房中踱步。
“汗阿玛别着急。“永琏安慰汗阿玛,“说不定只是西郊没下雨,京城其他地方已经下起来了。”
“但愿如此。"乾隆又忍不住在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去年闹旱灾,他广开言路,让官员们多提建议。除了和李卫商量好的官绅一体当差外,就没什么有用的建议。还有个姓薛的说他在宫里骑射,对身体不好,且十分危险。乾隆看了那折子一脸无语,他喜欢骑射不假,但怎么可能在宫里骑射?而且那时候先帝孝期都还没过,他更不可能骑射。顶多去校场看孩子们学骑射时他下示范,一年也没拉过几次弓。
今年他实在是不想看这些人乱提意见了,而且好容易朝中官员不再因派商船出海的事儿吵架,一开言路,又有人要叽歪这件事。乾隆想知道城内有没有下雨,就派人回城问问。这时候双轮车就派上用场了,永琏就说借一辆双轮车给他,让他骑到马厩再换马。
乾隆骑三轮车带太后游园的时候,就让几名銮仪卫骑双轮车跟着,倒不是怕他们跑起来太累,只是觉得骑车跟着看起来更气派。这些双轮车就停在园子里,永琏觉得这些双轮车平日不能当摆设,该利用起来,就建议设个固定的借车点。谁需要用车就去那边骑,用完了再还回去。“这也是物尽其用嘛。“官员们可以去鑫记买双轮车,侍卫们一时半会可买不起,太监就更不可能买了。
乾隆瞥他:“你这回怎么不说找奴才们收钱?”永琏:“因为奴才们是给主子们办差才需要借双轮车,主子们再找他们收钱,肯定就没人借了。”
乾隆被儿子说服,次日就让人去安排。
之后圆明园里经常能见到骑双轮车的太监。有些宫女、嬷嬷就很羡慕。但他们下意识觉得女人不能骑双轮车。直到有一天,方嬷嬷给二阿哥收拾书房的时候,发现二阿哥写好的功课落在桌上了。
二阿哥身边的两名太监都不在,方嬷嬷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去送,就自己加快脚步往洞天深处去。
永琏也是要交功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忘带了。好在阿桂不会觉得二阿哥是没写功课故意撒谎,只笑着说:“无妨无妨,明日再交也可以。”
他说完就开始讲今天的内容,没讲两句,方嬷嬷来了,跑的气喘吁吁,来给二阿哥送功课。
晚上,永琏和嬷嬷聊起这事儿,方嬷嬷就很自责,觉得自己走的慢了。永琏忙说没事没事,师父没怪他。
“而且下回嬷嬷遇到这种事可以尝试骑双轮车,只是要提前学一学,当心摔了。”
方嬷嬷一愣,"“奴才也能骑双轮车?”
“当然可以呀,那些小太监们不是经常骑么?"永琏笑道。“太监和我们不一样。“方嬷嬷道:“女人骑那双轮车是不是不合规矩?”永琏闻言,才明白方嬷嬷的顾虑。想了想道:“这双轮车是才造出来的,哪儿有什么规矩,不过是代步的工具,谁需要谁就用,注意安全就是了。”方嬷嬷次日就想去学学双轮车,借车处的人不给她借。方嬷嬷就道:“是二阿哥让奴才学的。”
这件事牵扯到二阿哥,借车处的人就去向皇后汇报。皇后这下也为难了,她第一反应也是女子不能骑双轮车,但具体原因,她说不上来。
“就说嬷嬷平日跑腿的差事也不多,不必学双轮车,万一摔了碰了倒不好和她家人交代。”
下午,乾隆批完奏折来长春仙馆陪钮伦玩儿。小丫头早就想学双轮车了,大哥、二哥那辆儿童版的双轮车她也想试试。在乾隆眼里,骑车和骑马差不多,满洲的姑奶奶会骑马的很多,公主更是要学骑马,日后才好嫁去草原,与蒙古联姻。虽然乾隆舍不得钮伦去草原,但骑马肯定要学,骑车么……学学也无妨。他就让人把永璜他们的车抬过来,教女儿骑。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