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1 / 3)

第40章第四十章

乾隆倒不是偏心,就是觉得自己骑车带永琏非常不符合他想象的温馨画面。永琏骑车带他游园,才是父慈子孝的美好景象。乾隆就见儿子一双眼睛瞬间瞪圆了,然后委委屈屈伸出小胳膊,踢踢小短腿。

“汗阿玛,儿子骑车带您怕把您摔了。”

乾隆…”

乾隆哈哈大笑,“你倒是机灵。”

他说着捏一把儿子胖乎乎的胳膊,“你这小胳膊小腿看着也不瘦弱啊!"“您都说了,我是虚胖。"永琏哼哼唧唧,他说完就要跑,汗阿玛不陪他玩儿,他自己骑车去。

乾隆也没拦他,只在后面喊,“慢点慢点,"又叮嘱他身边的侍卫,“跟着二阿哥。”

侍卫应了一声,赶紧跟在永琏的双轮车后面。永琏最不适应这个,主子在前面骑车,后面一群侍卫太监跟着跑。他只得放慢速度。

回头一看,跟着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明瑞的阿玛,他的四舅舅傅文。永琏就跟四舅舅聊天,“明瑞这两天在家做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宫里搬到圆明园来,第一天在路上,第二天要安顿一番,读书的事儿就搁置了两天,俩伴读也可以放两天假。傅文道:“回阿哥爷,明瑞在家读书呢。”“好不容易休息,还读书啊!"永琏发现尚书房其他三人都很卷,大哥今儿一早还起来练了几页大字。

“也没读什么正经书,那孩子想学作诗,在家读《沧浪诗话》。"傅文道。永琏哈哈笑道:“作诗好啊,以后当个边塞诗人。”傅文愣了下,为什么是边塞诗人?

永琏话说出口,也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他脚下也顾不上蹬车子,解释道:“明瑞跟我说过,日后想带兵打仗,那可不就是边塞诗人吗?”傅文闻言也笑起来,原来如此。

可大清国力强盛,要打的也就只有准噶尔了,先帝时期和通泊战役太惨烈,傅文还真有点舍不得明瑞去。

别说明瑞了,他觉得富察家的子弟都不必去冒这个风险。可惜富察家大部分人都不这么想,从他哥傅清,到他弟傅恒,现在又多一个明瑞,全都嚷嚷着要立军功当大将军。

永琏又问四舅舅,从富察家里到圆明园路上要花多长时间,听傅文说要一个多时辰,永琏就皱皱眉,骑着车回到乾隆休息的水榭旁,跑去找汗阿玛。“汗阿玛,我们明日什么时辰开始在洞天深处读书呀?”“你们寅末开始,师父和伴读辰时到。"乾隆瞥他一眼,“怎么?是不是想说师父和伴读路途远,晚点开始读书?”

“咦?汗阿玛怎么知道?”

“因为这个理由你五叔以前用过。"乾隆没说的是,他也是参与者之一。永琏…”

“别想偷懒。"乾隆捏捏儿子脸颊。

“我没有,就真的只是不想师父和明瑞他们起得太早。"永琏被捏脸,含含糊糊辩解。

乾隆:“这话跟当年你五叔在你皇玛法跟前说的一样。”永琏…”

去年旱灾接着水灾,乾隆累得半死。

今年开年有几件好事儿,眼看着朝廷就有钱了。乾隆还以为今年会是顺利的一年。

没想到三月过去一半,直隶一滴雨没下。

这熟悉的经历又来了,乾隆立刻让礼部准备求雨事宜。靠天吃饭就是这样,一旦老天爷不下雨,百姓们就没粮食。到了这种时候,乾隆就觉得纺织业十分重要。虽然水旱也会影响棉花的生长情况,但没有那么严重,如果能学西洋人用羊毛织成哆啰呢、羽缎等就更好了。

乾隆就让江南的三个织造府也试试仿制哆啰呢。织造府那边一时半会肯定不会有什么进展,该求雨还是要求雨。好在过了几日,直隶其他地方都下雨了,只有京城干打雷不下雨。打雷的时候,永璜、永琏刚下学,回到九州清晏。俩小孩以为要下雨了,就高高兴兴在窗边看着,乾隆、皇后和钮伦也等着下雨。

等了半天,都没听见雨点砸在地面上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