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丝不悦,开口道:
“大禹,你如今已退居火云洞,已非人皇。”
“如今这天下,已非你所辖之夏朝。”
“你跑过来教朕做事,手未免伸得太长了吧?”
大禹目光坚毅,分毫不退,向前一步,朗声道:
“大天尊,我此来绝非无端生事,只是想提醒大天尊。”
“大天尊贵为三界之主,统御万灵。”
“天界虽为三界之重,但人界之人族,亦是大天尊的子民。”
“大天尊若只顾天界战事,而置人间百姓于不顾,任由他们在洪水中挣扎求生,恐失人族之心,三界亦难安宁。”
“还望大天尊能念及人族疾苦,派遣天兵天将下界治水,解人族百姓于水患。”
玉帝闻言,脸色骤然一沉,如乌云压顶,怒拍龙椅扶手,那龙椅扶手竟被拍得微微震颤。
玉帝呵斥道:
“放肆!”
“禹,你莫要以为你曾为人皇,便可在朕这灵霄宝殿之上大放厥词,肆意妄为。”
“如今天界战事胶着,战况激烈,东华那厮都快打到南天门了。”
“你竟在这关键时刻,让朕分心去治水?”
“这天界战事,关乎三界秩序,若天界失守,三界必将大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时候,去治水?”
“你怕是以前治水治糊涂了吧,竟如此不知轻重缓急!”
大禹却毫不畏惧,挺直脊梁,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大声道:
“大天尊,吾并非质疑大天尊之决策,亦不敢妄言大天尊之对错。”
“只是不忍见人间百姓遭此灭顶之灾,心如刀绞。”
“吾曾治水多年,深知水患之害,犹如猛虎出笼,所到之处,良田尽毁,颗粒无收;房屋倾塌,片瓦不留。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苦不堪言,其状惨不忍睹。”
“此天界一战,战火纷飞,法力肆虐,不知道对下界造成多少灾难,多少生灵涂炭。”
“若大天尊能暂缓战事,同时解决人间水患,再行其他之事,方显大天尊仁德,下界人族也必将对大天尊感恩戴德,铭记大天尊之恩德。”
玉帝冷笑一声,笑声中带着几分轻蔑,道:
“仁德?”
“可笑的仁德。”
“朕执掌三界多年,坐拥无上神威,靠的可不是那虚无缥缈的仁德,而是严明不可侵犯的秩序。”
“秩序,才是三界之根本,是朕统御万灵、定鼎乾坤的基石,是这浩瀚三界得以运转的法则。”
“天地失去了秩序,那才是真正的混乱之源。”
“禹,你目光短浅,只盯着那小小的人界,朕看的却是整个三界!”
“禹,你心中所念,唯有人族,你只为一族之私欲,朕心怀的却是三界万灵!”
“这天界战事,关乎三界秩序,如大厦之根基,岂能因人间区区水患而暂停?”
“你莫要再在此胡搅蛮缠,扰乱朕心,速速退回你那火云洞去。”
“朕只当你今天没来过,莫要再提这等荒唐之事。”
大禹却纹丝不动。
他目光灼灼,似有两团烈火在燃烧,紧紧地盯着玉帝,继续开口争取道:
“大天尊,妖族信奉妖皇,为其肝脑涂地,在所不惜;龙族信奉祖龙,尊其为族中至尊,言听计从;巫族信仰祖巫,奉其为精神支柱,至死不渝……”
“只有这下界人族,心怀虔诚,信奉天界诸神,将天庭视为庇佑之所,为天界提供源源不断的信仰之力。”
“人族信仰为天界根本,若失了下界人心,这秩序又能维持多久?”
“大天尊若只重秩序,不顾人心,恐难长久,终有大厦将倾之日!”
玉帝目光一凛,有寒芒闪过,似笑非笑道:
“禹,你在威胁朕?”
大禹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