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着大禹而来。
“大禹皇……”
张道陵见状,心中不由一紧。
他深知大禹乃是人族先祖,功高盖世,但此时贸然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张道陵犹豫再三,还是硬着头皮,走上前去,微微躬身,恭敬地询问道:
“大禹皇,不知您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大禹扫了一眼张道陵,开口道:
“吾有事要面见玉帝,容吾禀报。”
张道陵不敢有丝毫怠慢,更不敢多问一句。
他忙不迭地转身,匆匆步入通明殿内,在灵霄殿下,神色肃穆地启奏玉帝道:
“陛下,大禹皇求见。”
玉帝高坐于灵霄宝殿的宝座之上,微微抬眸,开口道:
“宣。”
如果说,三皇五帝是人族,甚至是人道的代言人。
那么他玉帝,这天庭便是天道的绝对代言人,执掌着三界的法则与秩序。
如今,在这天地人三道之中,人道如同依附于大树的藤蔓,依附天道而存。
人间帝王的地位,与那统御一方的普通龙王相差无几。
人间皇帝虽在人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三界的大格局中,不过是一方小小诸侯罢了。
上古人皇,虽也曾威震四方,但也不过是统率着人间界这一方天地。
但他玉帝是三界之主,统率天、地、人三界。
无论是在天界的神仙,还是人间的帝王,亦或是地界的鬼怪,灵山的佛祖菩萨……在玉帝这位三界之主面前,皆需俯首称臣。
大禹治水也好,定九州也好……这都是在人间界的功绩,更多的是倾向于人间的治理与发展。
若将视野放宽,放在天地人三界来看,比如:如来佛祖镇压冥河、十殿阎罗治理幽冥、斗姆元君平定下界叛乱……也都是功绩。
而他玉帝,是治理三界,统率天界、人界、地界,为三界万神之首,乃三界万灵之主。
如今下界人皇,也不过是“皇权神授,代天牧民”罢了。
不多时。
张天师便领着大禹来到了灵霄殿下。
……
天界。
三十三天。
至高无上的灵霄宝殿之中。
天帝见人皇。
此时,天帝高坐于九霄宝座之上,威严赫赫,宛如那高悬于九天的烈日,俯瞰着三界众生。
而大禹,这位曾经的人皇,虽已退隐于火云洞中,远离尘世喧嚣,但身上那股睥睨天下的皇者之气,依旧不减当年。
周围其他相关人等,皆是天界中心思玲珑之辈,察言观色的本领早已炉火纯青。
此刻,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灵霄宝殿之中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刹那间,众人纷纷神色一凛,自觉地躬身退下,脚步匆匆,不敢有丝毫逗留,生怕被卷入这场可能引发的巨大风波之中。
卷帘大将作为玉帝近卫,则是率领着一队金甲天兵护卫在玉帝身侧。
大禹昂首阔步,向前几步,向着玉帝拱手行礼,声音洪亮而沉稳:
“见过大天尊。”
玉帝微微抬眼,目光冷淡,淡淡地问道:
“禹皇,你不呆在火云洞安享清闲,忽来天界,所为何事?”
大禹神色凝重,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大天尊,吾此次前来,乃是为人间水患之事而来。”
“如今,天界战事正酣,致使天河弱水倾泻而下,人间已然洪水泛滥成灾,人族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不知大天尊打算如何处置这人间之祸?”
以臣问君,此乃犯上之大忌也。
大禹也曾是人皇,深知其中的规矩与利害关系。
但为了人族的安危,他还是这样问了。
玉帝冷冷地扫了一眼大禹,眼神中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