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04章 战争迷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4章 战争迷雾(2 / 4)

俱备,如果唐军通过水运从扬州出发,一路直捣大后方兖州,李靖的部队绝对来不及回撤。

这是一切战术转换家啊,你攻我东都,我偷你后方。

“太上皇的战略,就是以洛阳牵制我军大部队,以扬州部队偷袭兖州后方。”

李靖用勺子刮完了最后一点冰酥山,说出了猜想中的唐军战略——

“一正一奇,造成我军后方不稳、补给不畅、军心大乱。

“最后以洛阳为主攻方向,将我军驱逐出中原。”

兖州是明军与齐鲁之地的通道,南边是大唐控制下的徐州,北边是黄河。

夺取兖州,就相当于掐断了明军的补给线。

这是一套绵里藏针的组合拳,并不复杂,没有一环套一环的阴谋诡计,全是阳谋。

但大道至简,这种简单高效的战略不容易出错,就算出错了容错率也很高,最适合大规模交战的运用。

众将士听得后背直发凉,即使已经对此做好了对应的准备。

“所幸,李明陛下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并着令我做好准备。”

李靖话锋一转,又拿起了一块胡麻羊奶酥扔进嘴里。

“那就是,加强在洛阳前线的力量。他要换,那就换。”

兖州送了就送了,因为这个大后方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后方”。

就算兖州、乃至整个山东半岛都送了,明军的补给线也不会断绝。

因为黄河之北的河北地区,在大明的手里。

而黄河之南的郓州、汴州、滑州、郑州等地,又都落入了明军手里。

在两岸渡口都尽在掌握的前提下,横跨黄河补给虽然难,但也没有那么难。

更何况,中原诸州几乎毫发无伤地拿到了手里,就地征粮也不困难。

也就是说,兖州并没有地图上看起来的那么重要,李世民换家换了个寂寞。

大明血条够厚,丢一个山东半岛不算什么。

但是在大唐这一边,丢一个中原那就要亲命了。

不仅经济大大受挫,战略上通往关中平原核心的门户大开,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重演刘邦、项羽灭秦的线路不是梦。

“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就让扬州兵去和我们在泰山的守军死磕吧,别忘了赤巾军最擅长的就是山地战。

“只要牵制住洛阳的敌主力,就算我们攻不进去,只要他们也打不出来,待我们巩固在中原诸州的统治,拖也能拖死他们。”

李靖将手里的麦芽棍子,狠狠地戳在地图标记“洛阳”的部位。

如果能速胜就打。速胜不成,那就固守发育。

这是临出发前,李明和李靖共同商定的两套战略,保证明军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在中原开战,在战略态势上对大明是极其有利的。

中原是大唐的经济核心,但不是大明的。

都是瓶瓶罐罐,唐军打起来束手束脚的。

大明在这儿多吃一块地,那大唐就要少吃一大口。

加上大明家里那位政治一百的神君,吞下的地可以很快转化为生产力,而又不会在维稳上耗费过大的精力。

此消彼长之下,虽然大明是攻方,但真正拖不起的其实是大唐。

兵临洛阳以后,赤巾军就站住不打了,对面能奈我何?

我在等大招,你在等什么?

等到将黄河南岸的中原地区全部消化,大唐还有什么资本和大明叫板?

就凭经济欠发达、山川纵横破碎的南方地区吗?

“既然唐军闭门不出,想把洛阳变成乌龟壳,那我们就要相应改换战略。”

李靖下达最新战略部署:

“我军的战略目标,不再是兵叩函谷关、进军长安,而是牵制住洛阳的唐军主力,保证大河后勤通畅,为彻底吞并中原争取时间。”

非常稳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