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家分久了,是真的会变成两家人的,比如安南就是如此,所以统一战争拖不得。
“你说说下策是什么吧。”
“下策便是,与大唐全面开战。这没什么好说的。”
李明笑了。
“相父看来是不赞成打内战?战也不是,不战又不行,那你说说中策是什么。”
房玄龄道:
“陛下,明、唐都是大国,不可能一战定乾坤,两国的博弈必定旷日持久。
“而两国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至今日都有着十分发达的商贸往来,这又加大了情势的复杂性。
“这就注定了,两国决战的战场,不仅仅在战场。”
他瞟了一眼李靖,继续说道:
“军事只是斗争的一部分,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内政才是决定性因素。”
“我同意。”李靖坦率地表示支持。
房玄龄愣了一下,他还以为对方身为军方的头把交椅,会对这个说法表示抵触呢。
“打仗打后勤,如果国内民不聊生,军队也不会有战斗力。”李靖回望房玄龄一眼说道。
李明沉吟片刻。
“三位说得都很有道理。
“长期大规模战争,考验的是一个国家从政治、经济到组织动员的全方位能力,是一次对综合国力的大考。
“只不过,相比做题,我更喜欢出题。”
哦?
三个老头互视一眼,凑了上来。
“陛下有何妙计?”
“谈不上什么妙计,只是先试试对面的成色。”
李明压低了声音。
这时,侯君集、薛万彻、李道宗三人组也刚从草原回来,在侍从的带领下撬门而入。
“殿下,您终于称陛下啦!”
头号反贼侯君集一进门就兴奋地大喊,却见老仇人长孙无忌就坐在李明的下首,朝那家伙哼了一声,又对李明腆着个笑脸。
“陛下,我军什么时候杀到长安?”
“就是,成天在沙漠吃沙子都吃饱了,什么时候去关中吃米啊?”不大聪明的薛万彻在一旁起哄。
李道宗夹在两个反贼之间,尴尬极了。
作为十四奸党的原始股东之一、原亲王傅,他自然是紧跟李明脚步的。
但作为大唐宗室、以理服人的礼部尚书,对于和自己的老李家开战这事,他心中还是有颇多感慨。
“你们来得正好,正有事要与你们商量。”李明喜形于色地迎了上去。
与众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直至夜深才散。
…………
大明王朝,天下太平,民不知有战。
而在这一切平静表象的背后。
帝国的各级官僚体系开始全速运转,边疆的各支军队频繁调动,后勤仓储日渐充盈,打造兵甲战船的工坊通宵达旦地工作着。
整个国家就像一只攥起的拳头,安静地等待时机的到来,便向对手轰出致命的一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