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立刻派遣宦官来我们这儿劝降。而我的线人也才刚弄清楚情况,几乎同时抵达了平州。
“所以明哥,我和你一样,也是刚刚才知道长安那边的最新情况。”
尉迟循毓为自己辩解道。
“嗯……”
李明抱着胳膊,坐在席位上思考着。
这事儿也确实不能赖尉迟循毓,情势急转直下,发展得太快。
别说外人,就算李治自己恐怕都没有料到,自己的阿爷和长兄披着突厥人的皮就嗷嗷叫地冲过来了。
李世民到底是李世民啊,在外面野放半年,就从零搓出了个新突厥。李明作为穿越者,同样的时间也只是搓出了个新辽东,和老爹相比还嫩了点。
关键还是李治那厮投得太干脆了,都不挣扎一下,毫不犹豫地敞开城门喜迎王师。
“这都怪明哥把李治逼得太狠,让他彻底失去了信心,导致他连抵抗都不抵抗,直接就开城投降了。”
小黑炭嘟哝着:
“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他的内心那么脆弱呢!”
委屈的样子,让现场的众人非常难绷。
李明都气笑了:
“对,都怪我,怪我太优秀,把我哥欺负得太惨。”
气归气,他也没有进一步问责尉迟循毓的意思了。
新突厥是短短几个月里刚崛起的势力,内部又部落林立,连几个部落酋长自己都未必知道自己真正的领导是谁。
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情报网络,埋入足够的钉子,摸清汗国的内部权力结构,并不现实。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尉迟循毓的情报能和长安的旨意同时到达,已经属于神速了。
“主要是我的那个便宜老爹,狡猾狡猾滴,把自己隐在了幕后,大大增加了侦查的难度。”
李明自嘲地摇摇头。
“说起来,李承乾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既然我阿爷并没有被架空,全程掌握着新突厥的权力,他为什么主动退位,又为什么要让位与李承乾?
“我阿爷知道我还活着吗?李治又是什么反应,就这么平淡接受了?”
如同沙尘入水无痕,这个问题一出,没有人接话。
一方面,大家才刚把事情的轮廓搞清楚,不敢胡乱猜想。
另一方面,大唐和太上皇余威尚在。即使“大明王朝”这个概念已经在李明的核心圈层流传开了,但大家也还没有明着跳反,随便妄议皇家。
千头万绪,众人反而沉默了下来。
“李明殿下。”
韦待价敲门而入,递来了两个信封。
“从长安来的急信。”
又是长安……李明揭去蜡印,取出其中的内容。
第一封信由狄仁杰、来俊臣两人合署,向李明通报长安变天的大新闻。
内容和尉迟循毓的情报大同小异,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增强了双方的可信度。
但与尉迟循毓“主外”不同,他俩主攻国内情报,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一些新的情报。
譬如李承乾不但完全赦免了李治,还准许他继续在太极宫中居住,对于李治的党羽也全部既往不咎,很快就稳住了局势。
“承乾老哥居然还有如此气量,让人刮目相看啊。”
李明一边说着风凉话,发现记载中有一处疑点。
“在回京以后,太上皇只当众出现过一次,深居简出,减少会客。民间有传闻,似乎太上皇身体抱恙……”
李明的心一下子拎了起来。
坏了,老爹的身体真的在塞北被冻坏了?
身体原因提前退位,这倒也确实说得通。
还是说,李二是被李承乾强行“病退”的?
在原本的世界线上,李承乾造反失败,这条世界线上该不会成功了吧?
带着满腹问号和感叹号,李明打开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