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79章 长安不留爷,爷去投李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章 长安不留爷,爷去投李明(1 / 5)

第279章 长安不留爷,爷去投李明

“你们说,国舅……谋反?”

李治面无表情地看向下首。

立政殿的书房里群臣林立,都是举报长孙无忌的重臣,竟让宽敞的御书房也显得局促起来。

前来告状的大臣们都看向了一个方向,是李世民、李治两朝的密探头子,张亮。

“是的殿下。”

张亮当仁不让地第一个开口,信誓旦旦地说:

“接多名阁僚举报,经密探彻查,查实发现长孙无忌与妖僧玄奘合谋,计划在下个月的清明祈福佛法大会上行刺殿下,自立为帝。”

李治张了张嘴,感觉每个字都充满了槽点。

是,他确实怀疑长孙无忌在挑战自己、架空自己,乃至与东北的某位节度使暗通款曲。

但你要说国舅已经快进到要另立门户了,李治觉得这还是太极端了。

先不说长孙无忌就不是当带头大哥的性格,也不说甥舅之间的亲情什么的。

单从客观证据来看,京城及周边的军队都没有出现异动,尤其是禁军都还好端端地窝在营里,在李治本人的严防死守下,没有和任何官员有过任何接触。

拳头都被牢牢绑着,长孙无忌怎么反?

真当造反是“秃驴一怒”就能搞定的儿戏了?

李治深吸一口气,再问一遍:

“消息来源可靠吗?”

“可靠!从妖僧玄奘之前挂单下榻的归元寺,我们搜出了他和长孙无忌串通的证据!”

这次说话的是李治的另一位心腹,“笑里藏刀”典故的来源,李义府。

“是一个金枕头!”

看着手下大臣们胸有成竹的表情,李治也不好当面驳他们的面子,耐着性子问:

“金枕头和谋反有什么关系?”

“因为那是陛下御赐给长孙家的金枕。”李义府拖长了调子:

“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乃是嫡长公主、长乐公主的驸马。

“这个枕头出现在玄奘的下榻之处,就说明那妖僧与公主有染,说明妖僧与长孙无忌有勾连,他们必然是想造反!”

这番发言简直比张亮的推理还要逆天,已经属于每个字拼起来就看不懂的范畴了。

然而,对如此明显的问题言论,过来告状的群臣却言之凿凿地附议:

“是啊没错啊!”

“请殿下及早处置,以免生祸!”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殿下不可拘泥于甥舅情谊啊!”

“那妖僧必是西域的细作,应当腰斩!”

李治目瞪口呆地听着这些能臣干吏说出的荒唐之言,一时不知有问题的是他们还是自己。

一个成语在他脑海里逐渐清晰了起来——

指鹿为马!

李治这才苦涩地意识到,原来醉心于争权夺利的不仅是长孙无忌,还是长孙无忌以外的几乎所有重臣!

他们就像鲨鱼,嗅到了摄政有意限制国舅权力的气息,但要么错误地将摄政的意图扩大化,要么故意借题发挥。

总之,几拨人各怀鬼胎,共同炮制出了这场荒唐透顶的所谓“谋反案”。

李治意识到,自己玩脱了。

他本想借玄奘这个小题,小小地敲打敲打长孙无忌,点到即止即可。

没想到被其他大臣抓住了机会,狠狠地小题大做了一番。

事情闹到这份上,牵动了这么多大臣,已经超出了李治的控制。

“殿下,下决断吧!”群臣步步紧逼。

“我……”李治支支吾吾,迷茫地看着自己名义上的臣下。

他们有的是真心认为长孙无忌祸国殃民、自以为在配合摄政清除余毒,有意在翦除大司空及其党羽,还有的更是想借这个东风规训一下李治本人。

但是,望着台下的衮衮诸公,人人都是一张忧国忧民的悲愤脸,李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