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249.第240章 《绿 色 新 能 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9.第240章 《绿 色 新 能 源》(3 / 5)

我们辽东人对这群虫豸重拳出击,逼他们回归正朔,实在太爱国辣!

这笔“买卖”,甚至让房遗则也心动了。

成本略高,但收益爆炸……

“不行。”李明否决了大家的大胆想法。

“为什么?”

这次轮到房遗则想不明白了。

“因为辽东兵力有限,要优先北伐,援救父皇。”

李明大义凛然道。

顺便让李治或者李泰打过来,替我把河北的门阀士族给嘎了……他在心里嘀咕。

见明哥搬出了“我的皇帝父亲”这台大杀器,几人便也不再提反对意见了。

因为,如前所述,辽东的野战军规模有限。

并没有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把握。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韦待价最后替大家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战争财发不了不说,连肉肉都可能吃不起了。又不让像对待高昌那样,对幽州来一次恢复通商的特别军事行动。

那怎么搞?

就这么在家喝着小米粥,看着燕山那边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什么也不做?

“做生意,不一定要走陆路嘛。”

李明摊开地图,手指沿着辽东半岛到雷州半岛的海岸线,划了一道。

“可以走海运。”

“海运?”

列位爱卿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这倒还真是思维盲区。

海运在唐朝初期不是没有,在原本的时间线,李世民征伐高句丽时,就启用了海运,还玩了一把抢滩登陆。

但是因为风暴等因素,唐朝时期,从渤海到南海的这条海路并不常用。

所以宁可在离海岸线不远地方修运河。

和狂暴的大海相比,漕运简直安逸得就像澡盆。

所以,提起做生意,唐朝的大家下意识的就把海运抛诸脑后了。

不像下一个朝代宋朝,把海运和海外贸易玩出了。

“那风暴怎么办?海路可不好走啊。”长孙延表达忧虑。

“刮个台风什么的……”

李明给了这小子一个暴栗:

“大哥,都十二月了哪来的台风?趁这时候走海运不是正好?”

在原本的时间线,东征高句丽的部队就是在秋冬季渡海的。

长孙延还在念叨:

“可明年春夏还会有……”

李明又给了他一个暴栗:

“明年等明年再说,能吃几个月就吃几个月,再者这仗能持续多久还不好说呢。”

解决了大规模海运的可行性,大家的思路豁然开朗。

经常治国和送外卖的朋友都知道,海运的优势,远非陆运可以比拟的。

运量大、速度快,关键还成本低。

房遗则快乐船了属于是。

而且海运还能省却另一层成本——

不用给河北交过路费了。

货船只要沿着海岸线这么一绕,就能绕过这一片乱糟糟的中间商,直接把快递送到客户手里。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客户体验大幅提升,岂不美哉?

就在大家无限遐想的时候,韦待价又嘀咕开了:

“只是,船只数量可能不太够啊……”

虽然李明也很重视海运和造船。

但是他重视的问题多了去了。

手工业、基建、耐寒稻种、兵器、顶层设计、基层架构……

哪一个都比跨海贸易的优先级高。

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个先后次序。

所以,虽然也大建了一些漕运船只。

但若要撑起整个辽东夸张的对外贸易,那也只是杯水车薪。

“省着点用吧,想想办法优化调度,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

李明说道:

“比如,卖一船铁器瓷器之类的物件,得来的铜钱布帛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