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没失联、而李泰又顶着“疑似造反”的帽子时,其他七个反王是绝对不敢贸然起兵的。
连李泰自己的左武侯卫,都绝对不会轻举妄动。
而相对的,李明就能名正言顺地站上道德高地,以监国平叛之名,动员南方留守的唐军,将李泰的洛阳老巢一举端了。
这是完全符合大唐基本法的,将士绝对会听令。
这样就能倒反天罡,一举扭转“敌众我寡”的兵力劣势了。
只可惜,面对李明的大胆想法,大唐有一套完整的国法。
“巫蛊之祸”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而“文字狱”的新时代还没有到来,大唐处于这半当中,不是你说谁造反就造反的。
连李世民陛下都不能因为“莫须有”的谋反罪而把谁关起来——否则李明和侯君集都不知道死多少次了——更何况李明这个“小小”的监国呢。
结果就是,他的正义举报,轻而易举地被反贼的爪牙、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给扼杀在襁褓之中了。
“呃……老臣倒是认为,刘洎封驳得没有过错。”
面对思想有些过于滑坡的小领导,房玄龄也不知道该怎么劝。
“一方面,证据确实不足。单凭疯子的一面之词,就要传唤一名亲王,有些牵强。
“另一方面。”
房玄龄下意识想喝茶,茶杯被李明拿走了。
面对小领导的小脾气,老房也无奈了。
不知为何,他觉得自己年轻了一岁。
因为他最亲爱的小殿下,又回到了去年那美丽的心理状态,成天觉得有人要害他。
续命的茶被没收了,房玄龄只得清清嗓子,继续说道:
“另一方面,陛下最反感手足不和,这您是知道的。
“在临行前,陛下为了提防兄弟几个可能的矛盾,已经事先再三申饬群臣,不得参与其中。
“您只需和魏王殿下斗智斗勇就行了,而刘洎为了不被陛下怨恨,要考虑的可就多了。”
我这够潮的口头禅,怎么被你这糟老头子学去了……李明终于也有了核心科技被对方学去的那一天。
“唉……连你也不支持我,朝中更不会有人站在我这边……”
李明面色十分凝重。
这也意味着,自己已经没法通过“文”的办法,和平解决李泰和李治这两个心腹大患了。
而玩“武”的,他手边既没有军队又没有大将,更不是那两人的对手。
监国监国,监甚么鸟国!
这也不能干,那也被掣肘。
一门心思扑在治国上,为国计民生忙到飞起吧,还特么被兄弟背刺。
还不能防,还得受着!
这国,不监也罢!
“只能润了。”
“只能什么?”房玄龄没听懂。
“相父。”李明郑重地说:
“你带上家人,先去辽东避一避吧。”
房玄龄一怔:
“这么严重?”
他对李明的一系列猜测,包括不限于——
去年至今几起疑案的线索、以及此次李泰联合七位杂鱼藩王的阴谋、可能利用内鬼“做掉”皇帝和太子的可能性——
并不陌生。
李明已经和他分享过很多遍了。
但不管听多少遍,房相仍然觉得这证据链有些牵强,殿下多少有些受迫害妄想了。
“就是这么严重。”
李明极为郑重而严肃地说。
两者的思维方式,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房玄龄是谋臣,一计不成可以再生一计。
而李明是决策者,也是一切决策的最终负责人,什么后果都得自己背着。
这后果,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生命。
一着不慎,万般皆输,葬送前期积累的一切优势。
“辽东可谓群星璀璨啊。继杨内史和崔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