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武侯卫衙门,你们搜了吗?”
崔仁师一顿,脸色有些为难,怯懦地小声说道:
“那个……衙役可能进不去十六卫的驻地……”
“那长孙无忌的府邸,高士廉的住处,长孙家族的宗庙,都去搜过了吗?”李明追问道,语气越来越重。
崔仁师和杨师道被训斥得垂下了脑袋。
唉……看着又“仁”又“道”的两位长辈,李明也不好过于苛责。
“罢了罢了,不为难你们。”
两人面有愧色。
李明手指点着桌案,换了个话题:
“营州和平州许久没有传来消息,二位方便替我去那边看看吗?”
“咦?”
面对监国殿下突然抛出的问题,老崔和老杨有些茫然。
两人都是出身显赫、能力与文化修养尚可、但是性格懦弱之人。
大用是难堪的,但小用还行,加上血缘上是李明的自己人,所以挺受信任。
把他俩踢到辽东的平州和营州,在以前妥妥的算流放了。
但现在,谁不知道辽东二州是监国殿下的心头肉?
两人一时拿捏不准,这是算升迁还是贬谪,自己到底是做对了什么还是做错了什么。
李明看着迷茫的二人,压低声音道:
“长安最近不太平,你们先去辽东避避。”
什么?!
老崔和老杨觉得,自己是不是少看了几十章。
小李不是把国家带得挺好的吗?
首都和天下不是都挺太平的吗?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怎么突然就要动乱了?
“殿下!若有危急之事,臣等愿为您分忧!怎可置您于危险之地,而我们擅自离去呢!”
杨师道急忙说道。
崔仁师点头:“我也一样。”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决定和小主子共进退。
十四奸党的忠诚度还是很可以的。
“不必,你们先走,说不定我随后就来。”
李明表示,现在不是谦让的时候。
看着殿下严肃的表情,两人立刻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结合李明暗中委托他俩找人的任务……
“难道殿下怀疑,魏王和晋王谋反?”杨师道大惊。
崔仁师一拍脑袋:
“遣衙役将他们捉拿归案即可,为何我们反要躲躲藏藏?”
李明斜了李令老姐的公公一眼:
“那他俩捉拿回来了吗?”
崔仁师一窒。
现在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儿。
嫡子党和长孙派系在京中深耕许久,愿意死保他俩的力量非常强大。
再加上门阀士族、地主豪强等与李明存在根本矛盾的势力,同样有保李泰李治、斗李明的需求。
因此,李明若要动那两位哥哥,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况且,李治就不论了,连李泰谋反的证据都不足。
九成宫案也好,刺杀案也罢,不但缺乏有力证据,大部分全靠李明脑补。
甚至仅有的一点蛛丝马迹,还是李明偷听老爹的密探头子李君羡得知的。
要说谋反,他李明才更像反贼。
退一步说,就算他的“污点证据”被采信了,那矛头指向的也是白手套李祐。
等到齐王李祐被捉到京城问询、指认真正的幕后黑手李泰,李世民说不定都已经会打酱油了。
而那个时候,李泰的军队已经兵临长安城下。
“这事比较复杂,非你二人所能。”
李明说道。
“你们收拢自己在京的家人,以及朋党、门人、师生等十四党骨干,先去辽东避一避风头。”
杨师道、崔仁师惴惴不安地离开了。
李明望着他俩的背影,在小本本里将他俩的姓名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