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扯上关系的。
交好自然是不行的,万一李靖什么时候被砍了,血会溅自己身上。
但落井下石也不行,因为陛下对李靖也是有感情的,做小人只会被陛下穿小鞋。
把李靖当成空气,是朝中诸臣的最大公约数。
“你也太不关心老伙计了。”李世民嘴上呵责,心里对这答案是挺满意的。
“是老臣之过。”房玄龄诚恳地道歉,下次还敢。
李世民:“朕就不一样了,朕前段时间还见过他呢。”
房玄龄:“哦?卫公可还康健?”
“康健得很。”李世民注视着老房的微表情:
“虽然干咳连连,步伐不稳,但咳嗽无痰,每咳一次满脸红润,说明气血尚足。
“七十岁还能有此气血,必能如司马懿老病自强、立勋魏室一般,为大唐继续发光发热吧。”
房玄龄几乎控制不住嘴角抽搐。
好家伙,李靖装病被领导发现了。
还被类比作了司马懿。
把洛水信用值刷爆的司马懿,具体对主家干了啥,就不需要多科普了吧。
“当时他进宫看望朕,是为他的堂弟李乾祐求情来的。”
李世民看着瑟瑟发抖、一声不敢吭的房玄龄,自顾自地说道:
“不知李卫公是真的老糊涂了还是装的,竟如此藏私,为一名贪污犯辩护。
“朕本想训斥他,但念其年事已高,为国出力颇多,方才许之。”
李世民大大方方地给自己脸上贴金。
“唉……确实,臣必与李明殿下说道说道。”房玄龄战战兢兢地回答。
他太懂李世民的用意了。
无非是希望通过他老房之口,把赦免贪污犯的锅一股脑儿全推到了李靖的头上,替自己向嫉恶如仇的李明开脱。
反正这也是陛下改善与太子……抱歉,监国皇子关系的举动,不论真假,房玄龄没有道理支持。
“玄龄公能有此心便好。”
李世民对懂事的老伙计还是很满意的,继续训示道:
“对李卫公你也不可轻慢了,老年人身体脆弱,昨天还好好的,可能一下子就不行了。
“朕北伐的这段时间,你应遣人早晚问候,卫国公如有急病,即刻送医。”
加强对李靖的监视是吧……房玄龄听懂了,立即应诺。
“此外,李乾祐是李靖的堂弟,这长安令就让他继续当着,不可擅动。
“迫害功臣家眷的恶名,朕不想背,也不希望李明背上。”
李世民继续训诫道。
“谨遵谕旨。”房玄龄满口答应。
陛下的用意不难猜,就是防止李明殿下趁陛下不在时,对李乾祐来个秋后算账。
至于陛下为什么要如此力保李乾祐,老房从前面的对话中,也能看出些端倪——
李乾祐是拿捏李靖的工具。
李靖一日不死,李乾祐就有一日的价值。
与牵制李靖这项大工程相比,长安令对民间做的那点恶,不过是毛毛雨罢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还有一件事。”
李世民手指点着桌案,声音不由自主地压低了些。
房玄龄立刻绷直了身体,微微前倾,仔细倾听。
此时,落日已经彻底沉下,黑暗逐渐爬上了立政殿。
殿外的宫灯还没有点亮,御书房陷入了短暂的黑暗之中。
李世民没有命人点灯,整张脸隐藏在阴影里,声音缓慢而坚定:
“如果朕此次北伐,遭遇不测。
“你,立诛李靖。”
房玄龄重重地吸了一口气,毫不犹豫地跪地:
“遵旨。”
一分一秒的犹豫,都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先表完态后,他才慢慢找补道:
“陛下洪福齐天,何出此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