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
“陛下。”
房玄龄不紧不慢地入内。
日暮时分,李世民正盘坐在夕阳下,手捧一卷王羲之的墨宝。
见心腹老伙计来了,他随手将墨宝往桌案的角落一搁,语气轻松地说:
“来来,请坐,随便聊聊。”
当领导和你“随便”的时候,就意味着要有大事了。
房玄龄恭敬地低着头,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陛下的手边。
平时被李世民视若珍宝的王羲之真迹,此时就像普通文件一样,书面朝下地盖在了一边。
他即刻意识到,陛下心里藏着事儿。
“此次御驾亲征,恐怕是朕这辈子最后一次带兵了吧。”
李世民悠悠地为他和老伙计泡茶。
房玄龄立刻跪地:
“江山社稷有福,陛下龙体安泰,何出此言!”
“哈哈哈~怪朕没把话说清楚,惊动了玄龄公。”
李世民笑着抚摸八字胡:
“朕的意思是,为君者不必事必躬亲,要把为国尽忠的机会,留给后来人。
“内政事多,朕应该把精力,放在内政上面。”
哦,原来不是时日无多么……房玄龄松了一口气,不紧不慢道:
“其实陛下此次御驾亲征,朝臣之中也不是没有微词。”
只是前年远征高昌被打脸后,大臣们便轻易不对陛下的军事行动发表意见了。
倘若从暗黑的政治斗争角度考虑。
陛下出门、李明留守,十四党自然是头顶青天,而反十四党同样可以借机有仇报仇。
双方难得一次达成了共识,所以便没有发出反对的声音。
“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李世民看着沉沉下山的夕阳,惆怅地叹气道:
“我们都老了啊,再也不是鲜衣怒马、冲锋陷阵的少年了。
“李孝恭,魏征,杜如晦……朕这次非要亲征,何尝不是不服老的赌气行为?
“可不服不行,以凡人之躯对抗天理,可笑至极。”
房玄龄也听得一阵恍惚,沐浴着和缓而逐渐暗淡的夕阳,心里涌起强烈的悲凉。
他愣神许久,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立答:
“陛下正年富力强,何以言老?”
“不必如此,老不老朕自己知道。”李世民大度地哈哈一笑:
“朕都开始念旧怀老了,与村口老翁一般,还不老?”
他啜了一口茶,道:
“说起老伙计,李卫公,可还好?”
房玄龄心中一凛。
他立刻明白陛下这次把他叫来是干什么的了。
“臣愚钝,不太清楚李靖的近况。”房玄龄据实以答:
“平时就不太见他,自从他内人去世以后,就更见不着了。”
只客观描述自己的所见,绝不多嘴,添加什么“李靖一直闭门不出”之类的主观判断。
不然陛下心里准会想:好小子,你一直在卫国公家门外蹲点观察是吧?你是何居心?
李靖的微妙地位、与陛下之间的复杂关系,房玄龄当然心里门儿清。
那小老头,可是唯一一位让陛下真正意义上“忌惮”的人才。
加上李靖是半路出家,因为忠诚度问题,差点被太上皇砍了,而且还是两次。
一次是刚降唐之时,还有一次是讨灭南方割据政权萧铣时,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疑似通萧。
这种有大才而忠诚度可疑的人物,放在其他任何大一统的朝代,都活不过三集。
也许天下平定那一刻,李靖就被“讨逆”头悬于市了。
只是,李世民陛下是位惜才、重感情的陛下。
这才让李卫公在长安的重重监视之下,苟活至今。
所以,以房玄龄的为官哲学,是绝对不想和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