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他们担心大唐国内有人里应外合,向草原输出铁器。
“我主政的第一时间,就命令各州府和各官营矿场,严查铜铁出境。”李明回答道。
李世民回忆了一下,在当时长长的任务列表中,确实有这一项。
“结果如何?查出来什么了么?”李世民追问。
“嗯……一言难尽。”李明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李世民眉头一皱:
“查出来就查出来,没查出就没查出,怎么叫一言难尽了?”
“怎么说呢……”李明挠着脑袋:
“查出来了,但好像又没有完全查出来。”
他便将这几个月的调查结果和发现一一道来。
各州县卡是设了,也确实抓住了不少向城外或者矿外运输铜铁的……嗯,搬运工。
是的,只抓住了搬运工。
那些人的职责,就是把金属矿从南方的甲州,运到北方的乙州。
然后由另一伙搬运工,再将这批货运到更北的丙州。
就这样一路向北~一直运到云州、朔州、夏州、灵州等毗邻沙漠的帝国北疆。
“然后呢?”李世民追问。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查不到了。”李明叹气。
李世民切了一声:
“无能。”
李明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无什么能!……边疆的州县,我管得过来嘛!”
虽然大唐是有出口管制的,严禁铁器出国。
但在边疆地区,有的是国际贸易免税专员。
他们替哈耶克扮演了无形大手的角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说人话就是,走私。
而大唐说实话也不太管得住。别说大唐。
就算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阿公有了竹蜻蜓,也很难拦住大飞的走私猪脚啊。
“你就嘴硬吧。”李世民嘴上臭他,心里却还是佩服李明的办案能力的。
别看李明的寥寥几句。
能在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传一封信得十天半个月的农业社会。
要弄清楚跨州县、跨南北的走私链路。
这本身就是一件极耗时耗力、又极需要央地协调的苦差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走私的发起人也是狡猾得很。
从全国各地,蚂蚁搬家似的向北方运送货物,提高了作案的隐蔽性。
同时,又人为增加中间环节,不让同一伙人一竿子插到底,从源头运到目的地。
这更是大大增加了查办的难度和耗时。
“那些脚夫审出了些什么吗?”李世民追问。
李明摇头:
“他们什么也不知道,都是第一次受雇干这事儿的。”
李世民一惊:
“所有脚夫,全部都是?”
“全部都是。”李明点头。
嘶……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觉得此事并不简单。
首先排除幕后黑手第一次开张就被朝廷截获。
因为铜铁已经事实上形成紧缺了。
也就是说,幕后黑手干这走私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回想起来,半年前李明从辽东回长安、途径幽州时,看见的那些向北运输铁矿的驴车队伍,大概率就是走私案的一个环节。
然而这次截获的脚夫,无一例外,全是头一回接这单生意。
这些脚夫遍布全国,基本可以排除串供的可能性。
这说明什么?
说明幕后黑手从不重复雇佣同一个脚夫,以防走漏风声。
对方非常谨慎,不是一般货色啊……
“这么多铁器,就这么消失在漠南了?”李世民神色凝重。
考虑到最糟糕的情况,如果这些铁器被打造成初级铠甲,并落入薛延陀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