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唐的虫豸不在外边,就在这立政殿!
“李卫公~”
接到宦官通报,李世民亲自迎出立政殿,连鞋子都来不及穿。
“陛下~”
李靖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跪倒在陛下的足边。
“哎呀李卫公何至于此~快快请起~”
李世民亲切地握住李靖的双手,将老合作伙伴扶了起来。
君臣感情笃深,令见者落泪。
起居郎褚遂良下笔如有神,誓要将大唐二位军神的这次史诗级会晤,描绘成官渡之战前曹操光脚迎许攸那样、千古传唱的佳话。
至于许攸最后下场如何,别问。
“快快有请!”
李世民热情地把李靖迎进了立政殿的御书房,门一关。
书房里没有外人,只剩下了一南一北、分别统一全国的两人。
两人脸上的笑容没有淡去,但不知为何,气氛有些冷却下来。
“李卫公不常来宫中看望吾,吾思念汝久矣。”李世民的笑容中带上了几分寂寞。
李靖也假装压抑着咳嗽:
“自从去年内人过世后,末将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
“不能常进宫拜谒,请陛下恕罪。”
“唉……令妻故逝,眨眼间已是一年。”李世民不由得感叹道:
“也是在去年,河间郡王故去。
“唉,吾与汝上次见面,也是在郡王的……葬仪上。”
两人同时沉默了。
“不过。”李世民抬高了嗓音,语气轻松了些。
“那瓢虫酒色不拒,活得逍遥自在,也算够本了。”
“是啊,逍遥。”李靖不无羡慕地说。
“记得当时在扬州,我去买包盐都能看见妓女捂着屁股。”
“哦?还有这事?细说。”
两人追忆往昔,气氛逐渐热闹欢快了起来。
“哈哈哈!河间郡王,真不愧七星瓢虫之名。”
李世民抚掌大笑,又消沉了下来,脸上浮现哀伤的神色。
是真诚的哀伤。
“河间郡王,不在了。魏征也不在了,你知道么?”
李靖也慢慢收起了笑容,点点头。
“吾总感觉……在李孝恭驾鹤西去后,时间仿佛一下子加快了一般。”李世民有些多愁善感:
“朝堂演变得吾看不懂了,而吾的身体也每况愈下,恐怕……”
“小恙只是暂时的,陛下仍然春秋鼎盛,还能再带领大唐继续开疆拓土。”
李靖慌忙说道。
他觉得话题变得有些危险了。
大唐军神的逻辑是非常明晰的:陛下忌惮→陛下衰老→陛下上路前先送他上路。
“那就承你吉言咯,羊尿泡。”
李世民坏笑道,语气有些不正经,好像是和朋友开玩笑似的:
“依我看,你的小恙也是暂时的,你也还挺精神的。”
刚温馨起来的氛围,又瞬间跌到了冰点。
李靖的冷汗顺着背脊就流下来了,但脸上只是挂了一丝苦涩的微笑:
“岁数不饶人啊陛下,末将今年已七十整。
“古人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是强弩之末……
“不,末将连强弩都不是,只是风烛残年的小老头了。”
李世民眼睛微眯地看着这位老合作伙伴,道:
“汝长期不任职位,只有一个国公的名号。
“吾以为不妥,不但配不上汝的赫赫战功,吾心难安,也让天下人以为吾吝啬寡恩。
“封汝为司徒,如何?”
三公之位,除了功勋彪炳的外戚(比如大司空长孙无忌)能活着拿。
其他外臣想拿,只能等到死后追封。
陛下这是想干什么……
李靖总觉得陛下慷慨的offer下,包藏着一个很刺激的想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