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192.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2.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2 / 6)

“宿麦丰收,府库充盈,各地义仓堆积了足够三年的粮食。

“虽然秋天以后,南方的部分地区可能面临歉收和粮食短缺。

“但只要义仓开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何谈危机?”

在士农工商阶层明确、商品经济尚不成主流的唐朝,务农始终是本位。

只要农业收成好,老百姓不饿死,怎么都不会出乱子的。

“铜铁的市场供应很不正常,长安以外,各个地区都出现了铜铁短缺。”

李明严肃地说道。

李世民半信半疑地看着他:

“真的?你怎么知道?朝臣并没有向我汇报这个情况。

“况且你不是一直盯着辽东么,其他州县的情况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因为我胸怀天下啊……李明按下嘲讽老李的冲动,就事论事地说:

“因为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只要数据足够精准、高频,窥辽东一斑,便可知全貌。”

便将辽东每天上报的异常贸易数据、以及他在长安市场的调研情况——主要是执失步真以及其他商人那里打听来的风声——全部上报给了父皇。

李世民一开始还能装作漫不经心地翻阅奏章,做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但听着听着,他连样子也装不住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奏章,全神贯注地倾听着。

先不说李明的结论如何。

单单对辽东一举一动全方位的控制,就让李世民感到十分惊讶。

李世民之前单知道老十四将辽东治理得不错。

但具体怎么做的,老实说,他并没有细究。

各个州县也都有年度考评甲上的地方官,为政措施大同小异。

无非是勤政负责,与民生息。

至于乡以下的治理,则主要“承包”给了耆老乡绅。

因此,基本经济运行数据,包括人口户籍变动、均田制的实际落实情况、商品流通交易、矿产实际开采量与交易量等等。

虽然有数据,但也就仅仅有个数据了。

及时性是不用想了。

地方官僚或许还能看看每月的原始月报,到了尚书省六部就只剩季度报表,上呈皇帝的就只有“经过调整”修饰的半年报和年报了。

也就是说,朝廷都是根据过时的情报在做决策的。

甚至于数据的真实性,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皇权不下县,所谓“封建中央集权”真正有多集权是很有水分的,到乡一级就基本散养了。

拿铜铁矿产举例,官方对民间是否私自开采矿产、是否违规将铁器销往草原等等,是不清不楚的,基本处于灰色地带。

但李明对辽东当地各行各业的统计数据,不但了如指掌,甚至还能精确到天!

先不说铜铁贸易,光统计出来的两州实际户籍数量,当时就让全朝廷吓了一跳。

而要支撑起这些数字,背后究竟是怎么样一套官僚体系啊……

“所以,你主要根据平州、营州的数字,倒推出全大唐缺铜缺铁?”

李世民即使收束思绪,提取出了李明所说的关键信息。

“是的。”李明确定地点头道:

“幽云一线本就是大唐的主要铁产地之一,那里缺矿,必定会蔓延全国。

“而这也被长安商人的供词所证实了。”

李世民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扬州是华东的漕运枢纽,商贸繁盛,又靠近另一个主要铁产区马鞍山。

如果那里也陷入了同样的境地……

那这场奇怪的铜铁短缺,来势将会极其凶猛啊……

前提是,如果李明说的都是真的话。

“有直接证据么?”李世民问出了关键问题。

兹事体大,而李明的判断依据都是间接证据,通过辽东自己的报告、以及商人的口述,侧面得出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