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开篇一直吵到一百多章,也是没谁了。
可一到吃饭时,一家人又突然没了声,闷头吃饭。
房玄龄面若冰霜地喝完粥,起身便走。
刚踏出门,老二房遗爱追了上来:
“父亲为何不愿由我继承房家?就因为我不是长子?”
房玄龄面无表情地看着老二,毫无波澜地说:
“继承房家者,不一定嫡长,但必须有德。”
“我想要的东西,我自己会拿,无需父亲的评判和施舍!”
房遗爱怒气冲冲地走了。
大哥房遗直跟了出来,低声和房玄龄说:
“父亲,如果二郎一定要继承银青光禄大夫的名号,便让与他吧。”
房玄龄看着老大的窝囊相,依旧面无表情:
“那封号是朝廷赐予的荣誉,谁继承这封号,谁就能继承房家。
“你若要让,为父也没意见。”
“那是不行的,虚名可以给遗爱,实利断不可行!”房遗直也气鼓鼓地走了。
接着,庭院里又隐隐传来鸡飞狗跳的吵架声。
唉……房玄龄的脸上,罕见地显出了落寞的神情。
大唐宰相,成了一位普普通通、风烛残年的老人。
无才无德而腆居高位,房家未来是免不了一场大祸了。
“万幸,李明殿下为房家保留了一缕香火……”
一想到在辽东打拼的房遗则,房玄龄的脸色不由得松弛下来,出门上朝。
今日是大朝会。
上朝前,百官在太极殿前的庭院陈列,不少人还没睡醒,正在闭目养神。
最近朝廷很忙的,在忙着反腐倡廉。
因为南方大雨,肉眼可见地即将发生饥荒。
为了预防官员借赈灾大捞特捞,李世民打了几个月的提前量,整顿吏治、严惩贪腐。
这样,等过几个月、灾荒真的发生时,借着这股反腐的余威,能让这些衣冠禽兽老实点,别和灾民抢吃的。
房玄龄站到自己的位置上,一眼就见老对手萧瑀正一脸坏笑地看着他。
“有喜事?”房玄龄做出一个笑脸。
“是坏事。”萧瑀夸张地露出愤怒的表情:
“我收到举报,有人腆列众卿,却收受贿赂。
“此等恶官上负皇恩、下负百姓,我一会定要弹劾他。”
房玄龄微微一笑:
“萧尚书竟也如此嫉恶如仇?”
萧瑀不理会老对手话里带着的刺,同样报以微笑:
“那是自然。那恶官是仗着父辈门荫,才如此横行霸道。
“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将连父带子,一并弹劾。
“近日朝中正在整顿吏治,严惩腐败,而这对父子仍目无君父法纪,仗着陛下的信任,顶风作案。
“陛下若是知道了,恐怕会龙颜大怒吧。”
房玄龄知道这货另有所指,淡然道:
“萧尚书不妨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您要弹劾的是谁?”
萧瑀神秘地笑笑:
“待我上奏时就知道了,不过看在我俩皆是尚书省同僚的份上,可以向房相公透露一二。”
他在房玄龄的耳边,压低声音道:
“太府卿,房遗爱。”
不出所料。你这老小子想通过我儿子扳倒我?白日做梦。
老对手的一招一式都在意料之中,所以房玄龄只是浅浅地一笑。
萧瑀看着老房无所谓的样子,嘴角勾勒:
“太府卿顶风作案,房相公还能对此无动于衷?”
房玄龄目不斜视:
“等证据确凿再说不迟。你不知陛下最近也在严打诬告诽谤吗?”
萧瑀的笑容更深:
“相公放心,证据十分确凿。昨日在酒肆行贿,今日那行贿者便能当庭指认,所交与的金银都刻有记号,人证物证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