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155章 我那诡计多端的父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章 我那诡计多端的父皇(2 / 5)

鹿老家安葬了。”

唉……李明轻轻叹气。

因为立场原因,李明与这位后世闻名的名臣没有什么交集。

只记得是个严肃中不失圆滑的老头。

不过,尽管立场不同,甚至这位老臣是死在力谏皇帝征伐辽东的中途,是他不折不扣的政敌。

但不可否认的是,魏征的立场是始终站在大唐这边的。

是出于忧国忧民、而非党同伐异,才做出这一系列举动。

换位思考,如果李明站在当时朝臣的角度、被浓厚的战争迷雾所欺骗。

他也很可能会做出类似的行为。

所以,对于这样一位忠臣,李明抱有敬意。

也就是因此,他对李世民的后续操作感到不解:

“难道没有人为魏征之死负责吗?”

他李明虽然有点割据为王、欺瞒朝廷、自立中央等等小动作。

但好在误会及时解开。

不但没有惩罚,甚至还有奖励。

但其他乱信谣、乱传谣的大臣,却也一个都没有被惩罚。

这就有点抽象了。

好像死了一个魏征以后,大家当做无事发生,继续在朝堂上嘻嘻哈哈。

“房相为此私下里问过陛下,陛下是这么回答的。”

侯君集解释道:

“政事复杂,哪次朝会议题不是几波人各持己见、互相争辩的?

“如果大臣每说错一次,都要遭受惩罚,那朝会也不用开了,以后谁还敢说话?”

乍一听,此话似乎有理。

但李明总觉得李二在这里玩了一手偷换概念。

正常提意见有对有错很正常,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即使如魏征,李明也不会怨恨。

但如果是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朝堂上造谣传谣,甚至搞成明末那样的恶性党争。

那绝对是应该严厉制裁的。

就像带清老铁皇太极,当投靠他的这帮亡明清流又有搞党争的苗头时,他果断大板子伺候。

“不过,也不能说没有人吞到苦果。”侯君集有些幸灾乐祸道:

“太子和长孙无忌,显然因为这起而失宠了。

“房玄龄说,陛下已经几个月没有和太子说过话了。”

每次在私下里提起太子时,侯君集都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殿下”这个固定后缀,以表不屑。

“是因为父皇把编造谣言的罪魁祸首,归到了我的那位皇……皇兄头上吧。”

李明也有些拿捏不准,是应该叫“太子爷”还是“太子娘”。

侯君集眉头一扬:

“听您的意思,太子也是背锅的?真正的幕后黑手不是他?”

李明沉吟许久:

“难说。陛下与太子龃龉数月,按理说,太子应该立刻收手才是。

“就算太子上头了不肯收手,长孙无忌是聪明人,他也应该会劝阻才是啊。

“甚至魏征也是太子一党的,如果这一切真的是太子的谋划,魏征一定能得知一二,何至于被气死类似?”

侯君集不说话了,陷入了沉思。

“然而并没有,按照房玄龄的说法,直到长孙延亲自赶赴长安、澄清一切以后,质疑声才逐渐消止。”

“再者……”

李明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针对我们的这一轮攻击早有迹象。

“刚启程前往辽东时,就不断有人诋毁你、韦待价和李道宗,连薛万彻也受此牵连,被贬到了营州。

“这种毫无章程的行事之法,不像是长孙无忌所为。”

以他的亲身体会,长孙无忌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蛇。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是朝着命门去的。

比如那次率禁卫军围困立德殿,以及那次过继事件。

而像这次,用一眼假的流言充斥朝堂。

除了消耗皇帝的耐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