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北疆高句丽;魏州都督府整训当地各折冲府兵马,时刻待命;幽州府隶属衙役、武侯卫,调拨三分之一……”
大臣们意识到辽东出事了。
但是没人敢开口询问。
陛下、长孙公、房相,帝国的三大支柱,此时都非常的不冷静。
“切记……”李世民忍着剧痛,语气无力地强调着:
“对山贼,以招抚为主。只要能放人,一切……都可以谈。”
…………
接下来,侯君集每天都在用急报上奏平州的最新消息。
这对这条线路的驿站是巨大的考验,不知跑死跑废了多少快马,将来势必会影响东北方向的战备通讯。
但李世民仍嫌不够快,恨不得自己飞到平州,亲自坐镇。
但他旧疾复发,被群臣拼死拦住。
而根据侯君集的通信,情况在一天天变得严峻起来。
那伙绑架李明和其他三位公子的山贼势力,其名为赤巾贼,盘踞平州多年,短短几天势力急剧扩大,有席卷整个燕山山区之势。
据当地名门望族慕容燕的情报,赤巾贼一直勾结高句丽。
至于这个慕容燕,侯君集并不完全信任。
剿匪过于用力,似乎唯恐不激怒山贼,侯君集也深觉不妥。
然而这土皇帝对平州民间和官方的控制都超乎想象,对中央政令听调不听宣。
侯君集空有六部尚书的名头,却完全被架空了。
“蠢材,蠢材!这是山贼煽动裹挟的民变,民变要以安抚为主啊!”
李世民守着油灯,愤怒地把折子扔到一边。
刚一动气,脑袋就一阵剧痛,让他忍不住“嘶”了一下。
莫生气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这时,宦官来报:
“陛下,张亮求见。”
张亮?
他的秘密情报负责人?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李世民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色。
“让他进来。”
不一会,长相平平无奇、扔到茫茫人海里根本找不到的密探头子张亮,毕恭毕敬地拜见:
“大晚上的,请恕臣……”
“说正事。”李世民开门见山。
张亮不紧不慢地说道:
“启禀陛下,平州探子来报,发现了皇子明的踪……”
还没说完,张亮就感到肩膀一沉。
李世民双手摁着他的两肩,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李明还活着?他可还好?他在哪?如何救他出来?”
“呃……”
面对陛下关切的四连问,张亮忽地有些踌躇。
“快说!”李世民急躁地推了他一把。
张亮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依旧不紧不慢道:
“李明殿下很好,并没有受苦。只是,他仍与平州的贼……那个,赤巾军在一起……”
李世民心太急了,并没有注意到张亮古怪的措辞,暴躁地打断:
“朕问他人在哪里,怎么把他从山贼手里救出来!”
“呃,可能……皇子明并不需要救援。”张亮斟酌着用词。
李世民几乎出离了愤怒:
“你说什么?!”
“因为……”张亮直视着暴怒的君王,冷静地说道:
“那伙赤巾军,就是李明殿下领导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