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房玄龄讽刺地问。
长孙无忌嘴角一抽。
最狡猾的就是这条老面瘫。
李明党羽的党羽薛万彻被弹劾,对他这个“十四党党魁”来说本是件坏事。
没想到这老狐狸居然转危为喜,借机一纸奏章,把薛万彻踢去了营州!
营州是谁的地盘?
不就是李明的吗?
这特么不是羊入虎口,十四党喜加一?
李明远程刷了存在感,又得了新帮手,双赢。
长孙无忌都快被这群突然蹦出来的跳梁小丑气死了……
“长孙公,长孙公?”
中书令杨师道凑过来,小声打断了长孙无忌的闷气。
他递过来一纸奏折:
“长孙公,您先过目?”
长孙无忌疑惑地瞥了同僚一眼。
递奏折是有流程的,先由中书省阅览,再上交陛下过目,让陛下能事先有个准备。
你这大朝会上冷不丁递上个条子,陛下猝不及防,岂不是会显得很呆?
但长孙无忌知道的流程,杨师道只会更清楚。
他立刻意识到,出大事儿了。
让中书令也拿捏不准是否要违反流程的大事儿,只能交由文官之首来定夺。
长孙无忌不敢怠慢,迅速浏览了一眼。
一瞬间,杨师道在顶头上司的脸上,同时看见了震惊、忧惧、窃喜、愤怒的复杂神色。
我的好大孙儿,混蛋李明,混账侯君集……长孙无忌好不容易平复了心绪,立刻将奏折呈上:
“陛下,平州急报!”
“平州?”李世民的脸色一沉。
能让长孙无忌当着大朝会百官的面呈上来的,必定是万分急迫的大新闻。
难道是高句丽联合薛延陀入侵?
他压下心中的忐忑,沉静地从宦官手中接过皱巴巴的奏折。
上奏人是侯君集,在八天之前发出的。
四千多里地只用八天,这是长安与平州通信的最快时间,一趟就能跑废一个韦家的马厩。
李世民读了一遍,瞳孔一缩。
情况比预想的糟糕得多。
“李明被山贼绑架,刺史刘歆畏罪自杀……啊!”
他痛苦地捂住了脑袋。
座下群臣皆是一惊:
“陛下?!”
“头疼,头疼欲裂……”
李世民低声闷哼,疼得冷汗淋漓,在龙榻上都坐不稳了。
宦官连滚带爬地扶住他:
“陛下先回殿歇息吧,太医!太医!”
李世民一手扶着额头,一手突然用力,把宦官粗暴地推开:
“滚!朕的儿子,朕得救他!”
什么?!
群臣一下子炸锅了。
“肃静!”长孙无忌急得高声维持秩序。
“肃静!”几乎是同一时间,另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吼声炸响在太极殿,让所有官员为之一怔。
是房玄龄。
这位素来宠辱不惊、面无表情的老臣,此时竟站了起来,面目极其狰狞,双目熊熊地注视着陛下。
许多大臣是第一次看见房相如此生动的表情,这才恍然意识到,这位尚书左仆射原来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平州、皇子、有难……他还没有看见奏章,但这三个词放在一起,让房玄龄有一种极度不祥的预感。
他的儿子,他的少主……
侯君集、韦待价、刘歆,你们这群没用的废物!……李世民被头疼折磨得又气又急,脑子简直要炸了。
他恨不得调集营州、幽州、乃至全国所有兵马,合兵一处,把平州的牛鬼蛇神全部送上天!
但他不能意气用事。
他是父亲,更是皇帝。
“传……朕诏令。”他捂着脑袋,快速进行一系列安排:
“营州都督府调兵二千,即刻驰援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