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金丝雀(完)
丧典上的喧闹散去,留下的唯余无边孤独。月色清寒,陆憬踏出寿安殿,望见了已在月下等候自己许久的元乐。谁都没有开口,只是默默牵起彼此的手,踏着月光一同归家。先帝丧期满,陆憬正式下诏,册立贵妃顾氏宁熙为中宫皇后。至于册封典礼,当下朝中既不宜大肆操办,便留待明年开春,二月十五的吉时。
夏末秋初的时节,整个大晋朝堂被来自北境的军报填满,整顿兵马时刻备战。
突厥国中内忧外患不断,至七月中,东面何利可汗率部众来降,照利可汗痛失右臂。回纥、薛延陀等诸部共同叛离突厥,欣然接受了大晋皇帝册封。大晋君臣上下一心,对突厥的最后一战已然到来。陆憬御驾亲征,朝中政务交由中书令柳晟、门下省侍中韦范以及尚书省左右二位仆射共同商议。
至于传国玉玺,陆憬交到顾宁熙手中。
三省长官皆由陆憬一手提拔,他留下旨意,朝中事务每隔两日面禀中宫皇后;朝中要务若有不决者,可悉数交由皇后娘娘裁决。先锋两万大军已经开拔,明日含元殿上将举行浩大的出征仪式。临别前的最后一晚,陆憬拥顾宁熙于怀中。前线战机刻不容缓,他享受着与心上人难得的独处时光。他吻了吻她的额间:“等朕回来。”
他将人环抱得更紧些。
顾宁熙没有作答,只静静感受着他的心跳。她想,,等你回来,我们便好好的。1
再不计较那些前尘往事。
北境战场连战连捷,陛下与武安侯率军奇袭定襄,大破敌军。与此同时,坤宁殿中亦传出喜讯。
太医收起迎枕,笑容满面:“恭喜娘娘,娘娘已有近三月身孕。”孙敬领坤宁殿上下恭贺皇后娘娘,依照宫中起居注,恰是陛下出征前半月光景。
中宫有孕乃是社稷之喜,可固国本。
御书房内,今日轮到韦范来向皇后娘娘面禀朝政。皇后娘娘有孕的消息已快马加鞭送往前线,韦范禀完政务,因笑道:“娘娘可有书信,正好一并送与陛下。”
顾宁熙安静少顷,摇头:“军务要紧,何必掺杂私事。”她阅着最新一日送回的铁山捷报,他亲自领兵攻下照利可汗的本营,追击其残部,想来很快就要班师回朝。
这个时候再送信,只怕都不知该送向何处。她盖上印鉴,韦范整理过几份奏案很快退下,以便让皇后娘娘多歇息。御书房中加了炭火,顾宁熙手中捧着暖炉,今年的冬天总觉格外冷些。他远在塞外,突厥游牧之地,恐怕更为寒冷。风雪潇潇,沉重的叩门声打碎了深夜宫廷的寂静。武安侯谢谦一身寒霜而来,他跪于坤宁殿中时,肩头的雪花犹未融化。“你说什么?”
顾宁熙不可置信,若非坐于软椅上,恐怕人都支撑不住。回话的一字一句,对于谢谦而言何尝不是诛心之言。“陛下在山中追击敌军,感染疫症,暴病而亡。”谢谦重重叩首于地,无尽的悔与痛将他淹没。事发时玄甲军诸将中只有他随在陛下身侧,他为何不能多劝谏陛下几句,反而与陛下一同冒险在山间搜寻?话语灌入顾宁熙耳中,那一瞬胃里翻江倒海。“娘娘,娘娘保重凤体啊。”
可顾宁熙昨日夜里便食不下咽,什么都吐不出来,只觉急火攻心。太医就在外殿候着,急忙为皇后娘娘施针,总归未动胎气。顾宁熙的声音犹在发颤:“陛下、陛下呢?”谢谦星夜兼程赶回,秦钰在后护送陛下棺椁回京,留甄源收拾北境战场。当前陛下驾崩的消息尚未传出,但宫内宫外恐怕很快便会收到风声,隐瞒不了多久。
顾宁熙死死抓着软椅扶手,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眼下还不是可以伤心的时候,陛下崩殂,朝中宗室虎视眈眈,四方势力望风而动,她必须得趁这两日早做部署。
“陛下他,还有什么话?”
谢谦跪于殿中,想起那日情状,仍是悲从中来。这场疫症太过迅疾,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