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把那个郭亮招进来可真是很正确的决定。
明显在这个产品讨论会上,郭亮的贡献度非常大。
杨从新和另外两个技术线的主管,关注点都太偏向产品和技术,几乎考虑不到市场需求、用户喜好。
而郭亮的出现,则恰恰跟他们形成了互补。
现场还有方骏在场,她面前摊开个本子,还摆了个计算器。
她几乎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每当预算明显要超标时,她便会伸手打断,冰冷的说一句:
“超预算了,做不了。”
……
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后,“战况”稍歇。
众人把目光投向老板许知泉,许知泉抽着烟,却又转头看了眼坐在后排的许晨。
许晨捧着一盘葡萄在吃,看上去有些无辜。
“小许总怎么看?”许知泉笑着开口道。
许晨想了想:“其实刚刚讨论的都差不多了,结论也比较明朗了。”
几人有些面面相觑,其实刚刚的讨论并没有达成共识。
有几个方案很快出局了,但最终还是有两个方案摆上台面,陷入了一些争吵撕扯。
现场几人里,只有杨从新和方骏跟许晨做过项目,知道这位“小许总”的眼界和本事。
当初光明厂的收购竞标,在绝对弱势的情况之下,小许总的一系列操作下,竟然把东晨股份变成了最终赢家。
杨从新手下的两个技术主管,只知道许晨是老板的儿子,至今也就见过一两面,其实并不知晓他在公司和项目里的角色。
但听说他还没读大学,以为今天只是来旁听的……
郭亮也算是见识过许晨的本事,见他开口,心中还是有些期待。
……
许晨又低头想了想:
“我也只说个人的看法,还是要看大家的讨论,以及最后‘许总’的决策……”
“好些结论,其实前面也都讨论到了,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目前国内的电动双轮车还没形成规模化,但总体已经分成南北两派。”
“北派其实就是津市为主的两三家企业,还有周边一些小作坊。
整体产品都是‘简易’路线,很像是自行车加上个电池,带着脚蹬子。
造价便宜,目前北方市场基本都是这种……”
“南派就是苏省的几家企业,咱们引进的生产线,也是苏省的。
产品设计偏向于‘豪华’,有类似摩托车的踏板,造型也会时尚一些。
造价贵了大几百,覆盖南方市场……”
这些结论,是当前的市场现状。
其实现场几人隐约都有感受,但并未形成完整的认知。
许晨作为重生回来的人,前世对国内电动车的发展历程还是有所了解,这与他在前世时,曾经参与过一个电动车的推广项目有关。
“北简易、南豪华”,是零几年到一几年左右,整体电动车市场的产品格局。
形成原因方方面面,最核心的可能还是产业集群和消费者认知的关系……
第243章 新产品设计与信心
许晨接着道:
“电动双轮车,其实有两个区分的联想方向:
第一种,‘电动自行车’。
是对自行车的升级,相当于自行车加上个电池电机……
第二种,‘电动摩托车’。是摩托车的降级,相当于把摩托车的油箱发动机,换成电池电机……
这其中没有好坏,自行车家家户户都有,认知度高。‘电动自行车’,推广起来比较容易理解。
这也是大部分人,会把电动双轮车,叫作电动自行车的原因……
摩托车相对比较高端,用的人少。但也就意味着高端。
‘电动摩托车’,听上去比电动自行车要有面子些……”
“综合来讲,目前跳出来的两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