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己的印刷厂,就在五楼,主要供给江宁府和周边地区。”至于大梁其他地方,就看当地分社是自己设立印刷厂方便合算,还是找当地印刷厂代工合算了。
说着又给戴琳琅简单介绍了下报社的楼层分布。
“一楼主要是会客厅,收稿区,抄写区,样刊陈列室,二楼三楼主要是编辑工作区,我在二楼工作,同时食堂和图书馆也设在二楼,法务室设在三楼。四楼是排版区。排版区和印刷区的升降箱跟我们是分开的。”
升降箱类似于前世的电梯,只是它不是由电力驱动的,而是蒸汽驱动。
不过在早期蒸汽机没出现之前,升降箱用过水力驱动的,只是当时并没有普及。现在的蒸汽升降箱也不能说完全普及,普通人家和普通的办公场地也是没有的,毕竟这玩意购买和使用成本都不算低,还需要有专门的人操控升降拉杆。
但赵瑾瑜说这个也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风华书院是有升降箱的,在她毕业之前,新的教学楼就装上了升降箱,旧的教学楼经过改造也基本都装上了。
她只是习惯介绍了一句而已,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见识过升降箱的,有小地方来这闯荡的作者有时候也会来书院拜访,没见过升降箱,总是要提及一下,暗中也能抬高一下报社的实力,让对方更愿意签约她们报社。
有些时候,她还要带作者们坐一下这升降箱呢。
“晨晨,我带个作者来会客室,哪个会客室还空着呢?山茶花室没人是吗?行,那我们过去山茶花室。”
与前世实习的公司一样,采薇报社一楼也设有前台,赵瑾瑜跟前台打过招呼之后,就带着戴琳琅往里面走。
报社占地面积大,会客室也修得不少,“总共有十二间会客室,是采用十二花神命名的。”
毕竟来往此间多是文化人,文雅一些总比一二三四五听着好。
“你先喝杯茶,我来看看你的稿子。”
赵瑾瑜虽然只是刚转正不久的新人编辑,但工作谈不上清闲,没得过多寒暄,进了会客室给泡了茶水之后,就请戴琳琅先自便,她先看看稿子。
她从前就爱阅读,又是正经大学毕业的,从实习到转正至今也见过不少稿子,审稿之事做来已是驾轻就熟,不说从开篇便能看出文章的好坏吧,但通常也花费不了几分钟便能有判断。
戴琳琅虽是风华书院的学生,却也是小县城来的,如今又才大一,她虽对她抱有两分‘同门师妹’滤镜,但也不觉得自己就那么幸运,随便就能遇到自动送上门来的小说天才。
是以,她只是让戴琳琅先喝杯茶,想着等她茶水喝完,她差不多就能看个大概,说出个改进意见一二三来了。
结果刚翻开一页——
《主母重生复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