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反省(3 / 4)

秦王时期的他既征战四方又在天下渐平后开启了弘文馆,于舆论如何推波助澜一道向来是熟悉得很。

他打仗便如嗅到血腥味的头狼,一旦发现机会就是不死不休。文武相通,以文做刃,他出鞘是必"见血"的。承乾这小子好运,有他这个厉害的阿耶在后保驾护航,格物致知这把大火想来会迅速烧遍全国。

李世民沾墨落笔,龙飞凤舞,满纸锋芒。

“承乾的三字经,我很期待他会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开头。”他同样期待这新儒学会在各地掀起怎样的风浪。自汉以来,百年乱世,儒学派别林立争论不休,是时候该争出一个“新王”了!

笔收,李世民哈哈大笑。

大大大

“如何,我的格物致知新解诸位可还喜欢?”学子鼓掌欢呼,李承乾的格物致知范围实在太广,便是将一些大儒看不上眼的杂学都可以包含在内。

其实他们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之乎者也,于杂学也有喜欢的,只是杂学这玩意主流评价毕竞还是被一些人看不起,可如今有李承乾这大义凛然用儒学包装,反而能堵上一些好事之人的嘴。

李承乾微笑着环视四周,这一刻他半点不像一个八岁的孩童。对上孔颖达三人似惊似愣的视线,李承乾拿起一支新的粉笔,一步一步走到早就写就的三字经旁。

“诸位想必都看出来了吧?”

“我这新学可包罗万千,故而虽还是以儒学为基础,但这新学我想换个名字。”

“科学。”

“取自分科举人之学,恰似一科一学。”

“三千旁艺皆可证得大道!”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何等的野心,何等的远望!

如此另辟蹊径的一句三千旁艺皆为大道,不仅令学子热血沸腾,更是叫孔颖达等人震撼非常。

“科学以德为基,我自问学问不比前辈,只好拿出开蒙之物′卖弄’一二。这三字经我便开个头,诚请天下学子一并探讨续写后续。”李承乾笔走龙蛇,这一刻的他气势十足,隐隐约约似是能叫人从他的侧脸上瞧出那一个武德年间野心勃勃的天策上将。跟在李世民身边久了,不过是近朱者赤。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口□。”

孔颖达才平复好的情绪再度翻涌:“朗朗上口,用词精炼。”“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陆德明吐气:“还真是简介明了的道理,殿下的新学大胆冒进,这三字经从传统入手却挑不出错处。”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抒。”

于志宁叹气:“不单是空口白话的品德,孟子性善论和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能巧妙融入。”

孔颖达一顿:“科学…小殿下这野心不简单,这三字经不正是最好的包罗三千大道的载体?”

“偏偏还是幼童开蒙之物,而且这短短三句就能看出这水平不低,从最源头将自己的想法输出……”

于志宁苦中作乐:“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老啦。”陆德明有些吃惊,不过短短几字看着不高深,但莫忘这可是开蒙读物,文字之老练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小儿之手。若是后续水平保持,恐怕这三字经会成为开蒙读物上一个绕不过去的经典之作。

孔颖达却是被激起了斗志,他捻须轻笑:“青出于蓝胜于蓝,弟子这般出色,我这个做夫子该高兴。”

“只是于儒学一道我也有自己的坚持,我不会轻易认输的,哪怕小殿下是太子。”

于志宁大笑:“好呀,老骥伏枥,有志气!”众人欢呼雀跃中,台上的李承乾与孔颖达对上视线。李承乾将粉笔扔下:“我不会因为太子的身份而强压他人。”“今日这格物致知与三字经开头诸位尽管拿去,随意辩说。”李承乾微微躬身:“夫子,我向来敬您重您。”“但,"李承乾笑吟吟侧首,“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