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唐]太子躺平手册> 【后世番】人间正道是沧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后世番】人间正道是沧桑(1 / 5)

第140章【后世番】人间正道是沧桑

后唐,长安。

嘉佑十七年的冬天,冷得彻骨。

长安的宫墙虽依旧巍峨,人心却早已不复。皇城之内,丝竹管弦之声靡靡,夹杂着末帝李钦与近臣们宴饮的狂欢,仿佛宫墙之外那烽火连天的世界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噩梦。与此地的醉生梦死截然不同,长安潼关,帅营,气氛凝重,几近绝望。晋王李琮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目光落在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的叛军势力范围,从淮南到河东,从洛阳到汾晋,一片刺目的赤红。他不过三十出头的年岁,鬓角却已染上霜色,眉间是化不开的疲惫与忧愤。“殿下,前线失守,红巾军杀了所有不肯投降的将官!”“他们的人头……人头都被高悬示众!”

传令兵浑身浴血,声音嘶哑,带着哭腔。

李琮背对着众人,望着舆图上那片已被染成赤红的大地,手指死死掐着桌沿,指节泛白。

他不是没想过失败,但没想到会败得如此惨烈。屠戮军官,悬首示众,这是那红巾军首领陆重在明确宣告,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没有任何招安或妥协的余地。

他猛地转身,眼中布满血丝,声音却异常冷静:“朝廷的援兵呢?各地节度使的回信呢?”

幕僚黯然垂首:“朝廷……陛下责殿下剿匪不力,又派了监军前来督战。”“各地节度使……回信说境内亦有流寇,无力勤王。”“无力勤王?”

李琮没有暴怒,只是准确地点出了一个事实。“他们是在待价而沽。”

“等着看是我李唐皇室先死绝,还是乱民先耗尽气力。”“不外乎行东汉末年诸侯旧事。”

李琮深吸一口气,视线确却是不自觉落到了那出自红巾军那份吊名伐罪的檄文,以及一份由红巾军刊发的一本蛊惑人心的小册子。里面的言辞激烈,但除却当下民间常见的思想,还有一些更加激进的,却叫李琮有一种诡异的熟悉感。

他是李唐宗室,身体里流淌着李唐那位最受尊崇的太宗皇帝与其最有太宗之风的高宗的血液。

他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尤其精研太宗皇帝的事迹,太宗皇帝留下的《帝范》等书自然烂熟于心。

但他的前半生更是私下搜集了许多未被官方收录的志怪小说民间思想以及高宗尚为太子之际的东宫旧人的笔记野史。李琮隐隐察觉,那野史笔记中太宗和高宗的许多对话和举措,似乎藏着一条一以贯之却又惊世骇俗的逻辑。

那逻辑,与眼前这些叛军的口号,竞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呼应。可……那又如何?!

大唐三百年之际险些被灭,但有一个落魄宗室便如同东汉刘秀一般惊艳出世,再兴大唐,始有这再三百年的国祚。

当今朝廷,帝王荒淫无度,朝臣尸位素餐,一如每个王朝末世。朝中并非无人看出危机,但当今陛下昏聩,党争酷烈,任何清醒的声音都被淹没在谗媚与短视之中。

他这个王爷,空有抱负,却处处受制,如同陷入泥沼的困兽。但李琮坚信,只要给他权力,让他以铁腕手段扫除积弊,肃清朝廷,再结合当今民间的“新学"再度改编来教化万民,循序渐进地进行社会变革,大唐可以第三次中兴!

他可以成为新的中兴之主,再延续数百年的国祚,避免这场浩劫。他的理想,是重塑一个强大开明的皇权,来完成自上而下的变革。这与陆重那帮要彻底砸碎一切自下而上重建秩序的农民军,根本水火不容。“王爷,乱军势头太盛。”

“我军粮饷不继,兵力疲敝,是否……暂避锋芒,坚守潼关?”一位老将小心翼翼地建议。

“坚守?"李琮眼神锐利如刀。

“我军粮饷若无他人援助最多供应不过一月,坚守只有死路一条。”“为今之计,唯有野战打崩乱军,否则朝廷体面何存?”“坚守不出,天下人心会顷刻瓦解,各地节度使也会纷纷倒戈,我等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