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唐]太子躺平手册> 剑拔弩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剑拔弩张(1 / 3)

第119章剑拔弩张

李世民最终并没有同意这些人的请愿。

打仗从来不是闹着玩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丧命。这一趟出兵他不仅是为了夺回故土,也是为了汉家子弟报仇,他自然是不愿看到为了报仇就把自己搭进去的百姓。

那是前朝杨广下的命令,也是前朝杨广不顾反对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兵,这本就是他的错。

这些失了家人的百姓从来都不应该一辈子背负这份错和这份恨活下去。这片土地是被他从杨家手中夺下的,那么就理所应当的,该由他李世民重整旗鼓,来收拾旧山河。

最终他们也没能跟着一道去辽东,但李世民同样给出了自己的承诺。辽东京观,他会毁去。

汉家尸骸,他会带还。

他会亲手写下祭文,为他们以及这次出征辽东的士卒一起立碑祭奠。天子一诺,千金难买。

在此事之后,各地应募从军的兴致越来越高涨,很快便到了足够的人数。高句丽这地理其实是不太适合举大军而进的,十余万人上下算是一个比较恰当的人数。

不过在此之前,李世民认真分析过李承乾的建议后决定先用小股唐军骚扰再大举进攻一战定乾坤。

所以其实早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天子亲征之前,隶属于边疆的府兵早就在将领的带领下时不时在高句丽农忙之时进行骚扰。这种行为对唐几乎没有损耗,更像是游牧那边的风格抢一笔就跑,但正是这种风格让高句丽烦不胜烦,今岁的粮食收成都少了许多。有些机敏的高句丽人干脆直接就往大唐境内跑,在哪过日子不是过,还省得日日提心吊胆。

这骚扰的效果很好,能叫高句丽减粮减人口的谁不喜欢。本来这骚扰应是再多一些的,可惜李世民近来身子渐渐有些不好了,他终究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再等下去了。

李承乾虽然遗憾,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也是常事。既然李世民要亲征,那他作为天子,天子亲征的事宜就算是再精简,相比较其他,都是繁琐的。

所以最早的一批的队伍除却负责粮草转运的官员,便是早早就在尝试对辽东发动试探性进攻的营州都督张俭。

只是可惜运气不是很好,张俭一部因着辽水暴涨,迟迟不能渡河。没能提前探探高句丽的底,李世民是遗憾的。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这也是常事。

接下来,紧随其后的是由李靖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为副将的将近五万士兵的一路水师。

他们携带着六百艘经过改进到的战船,一路从莱州渡海进攻辽东。就算是从长安和洛阳募集的数千士兵,也都都是熟识水性的,不仅如此,其中最为精锐的都是有着和顾重林一道出海的经历的。这支水师不仅仅是士卒素质高战船先进,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一整套完整的水师守则。

这份守则由李靖主笔,孙思邈顾重林等都参与了进来。不仅是涵盖了海上行军该如何,便是连吃食都规定了,黎檬就是最不可缺少的一个。

水师一出想要再来回传递军报就有些困难了,毕竟是海上,海上情况不定,只能等着他们抵达辽东后再说。

而除却李靖这一部外,陆上还有一部军队在李世民这部军队前头出发了,那就是由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所率领的步骑六万军队。而这支六万军队内,除却他汉家男儿,还有一部分兰州河州归降的胡人士兵。

李世民其实早就暗中派了人前往高句丽内部去探查其风俗地理等,可惜这些消息到底还是不够详细。

那么这个时候,这些本就生活在边境的胡人,本就对辽东有所了解的胡人,就成为了最好的"向导”。

李世绩一路推进地极为顺利,甚至更为顺利的是,辽水也终于不再暴涨了,张俭一部按捺等待那么久,终于可以有机会渡过辽水了。张俭没有犹豫,一渡辽水直奔最南端的建安城。张俭一部人数并不多,可偏偏他极会做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