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吾命休矣
回宫路上李承乾并非没有思考方才那一瞬的人心悸,只是以他现在的年纪什么都干不了,想多少都是白搭,还不如过好眼前的日子。想通后李承乾放平心态,目送孙文远屁颠屁颠入宫请求面见历史李世民的背影羡慕不已。
“这孙文元脸瞧着也不过十五六岁,身子骨倒比寻常及冠男子还要高。““说起来孙公也是,七老八十的人看起来还是那么精神霎铄。”李承乾惆怅地揉着自己不过走了几步就酸涩不已的大腿:“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独家的养生秘法。”
不过李承乾也不是自怨自艾之人,随口抱怨几句后当即打起精神目光灼灼盯着顾十二手中的袋子。
“十二,找人寻上一个能敲东西的小铁锤还有火盆木柴火折子小罐子大锅,一应备上,我们去崇文殿。”
顾十二冷不丁闻言险些吓得丢掉手中的东西。“殿下,你就算再如何不喜读书也不至于去放火烧了崇文殿吧,陛下不是允了殿下一月的假吗?”
李承乾无语:“胡说八道什么呢,我是要去制墨。”“崇文殿是往常我读书的地方,里头墨和纸张的种类都多,我自己做出墨后也好方便比较。”
“而且谁说我要在殿内搞这些,当然还是要在空旷的地方才安全。”“我记着崇文殿旁边不是有一处人烟稀少的空旷院子吗?”铁胆墨水还需要泡发几天,胡桃木墨水倒是能当即尝试。顾十二如释重负,也管不上什么制墨不制墨:“小殿下不是烧、胡闹就行。”
说着顾十二依旧有些忧心:“这眼瞅着就要册封太子了,按陛下的意思是定在十月,小殿下万不可出差子啊。”
李承乾敷衍似的点头:“知晓了,走吧。”李承乾兴致很高,一路来到崇文殿才后知后觉累得双腿发软,被顾十二搀扶着平缓呼吸,这才认认真真看向眼前的崇文殿。说起来这还是他穿越以来头回踏足,毕竞那第一次是他忽悠李泰代替自己去的。
崇文殿,李承乾倒是知道里头藏书繁多,比之武德年间他爹启用的弘文馆也不遑多让。
毕竟出身历史学,加之制墨工具还未送到,李承乾当即起了一探殿内藏书的心思。
“十二,你说这里头有没有往前百年南北各家史料,经史子集是不是也有好些是从秦汉传下来的?”
顾十二疑惑:“有倒是有,只小殿下那么欣喜做什么?”李承乾难掩兴奋:“走走走,快带我去藏书的地方,我们快去看看!”甫一踏入殿内,顾十二就被李承乾"压着"前往偏殿的藏书阁。打头一个入眼的是卷数众多的《东观汉记》,李承乾心脏砰砰直跳。这可是《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的、在唐朝尚存一百十卷的《东观汉记》!
这套书传到清朝只剩下八卷,清朝文人东抄西补也不过凑齐二十卷,这可是现代人如何也见不到的宝贝!
李承乾刚想去拿一侧眼就见大喇喇几个“春秋释例"“晋纪"文字钻入眼。全是消失在中国古代战乱的良史。
李承乾被天降馅饼砸得有些头晕眼花,他伸手用力按压胸口,好半响才渐渐恢复冷静。
顾十二虽先前还不解,但跟着一道进来他却莫名想起来了从前服侍李承乾读书习字时孔颖达等人的感叹。
他看着李承乾一双眼眸亮晶晶的,下意识低声喃喃:“可惜。”李承乾宛如贪婪的饕餮在书架间行走,不住抽出一本书看看,摸摸这本又放不下那本,听顾十二所言顺嘴问道:“什么可惜?”顾十二叹气:“小殿下这般喜书,可惜隋末战乱足足亡佚了几十万卷图书。”
李承乾动作一顿,他的视线依旧顺着惯性往前,那格书架上摆放的是大唐武德年间国史的备份。
一颗心骤然与浇了一盆凉水无疑。
他当然知道这些。
作为一个学历史的现代人,回首往昔再清楚不过古代文书传承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