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养在东宫的女菩萨> (二十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五)(3 / 6)

“匹公子当真是重情重义之人。”

她接过烫金礼单,一眼就看到“东海珊瑚珠帘”几个字,嗓子眼里顿时泛起一股酸涩。这物件,分明和她给滟儿备下的嫁妆撞了样。吴娘子从描金匣中取出一卷素绢,徐徐展开:“这是公子亲手誉抄的《玉堂春》,他说那日瞧见二姑娘站在木樨树下,那模样,真是人比花娇!”徐臻接过卷轴,只见澄心堂纸上的字迹笔走龙蛇,力透纸背。他目光定在落款处那方朱红的“永昌伯府”龟钮印上,喉结不禁滚动一下。虽说这印鉴二十年来在朝堂鲜有声响,可到底是御赐之物,百年世家的余威仍在。

晨光透过茜纱窗照进来,洒在他嘴角压不住的细纹上,落下细碎光影。谢氏冷不丁轻笑一声:“难为四公子这么惦记,只是我家音丫头打小体弱。"说着,她将一张药方往案几中间推了推,那宣纸上“血虚气亏”四个墨字,被晨光照得刺目,“上月我们还念叨,说要送去白云观静养个一年半载…“四公子有言在先!"吴娘子陡然拔高声调,截断谢氏的话,“就算二姑娘要喝千年雪莲汤,他也定踏遍天山去寻!”

说完,她转身掀开朱漆描金箱笼,里面雪白的狐毛一下映得满室生辉,“公子听说二姑娘畏寒,特地请江南织造局裁制了八件狐裘。这银狐皮是公子去年冬猎亲手猎到的,射箭的时候都特意避开要害,生怕弄坏了一点儿皮毛。”她有心把有箭伤的部位翻给谢氏看,谢氏盯着那细密的修补针脚,嘴角笑意瞬间凝住,涂着蔻丹的指甲在袖子里狠狠掐进掌心。珠帘哗啦一响,清音这时正由丫鬟扶着,慢慢走进来。她今日一身打扮素净,月白的襦裙外面套着件半旧的竹青比甲,鬓边珍珠流苏随着她几声压抑的咳嗽轻轻颤动,唇上薄施胭脂,却难掩病容。行礼当口,她袖中那卷竹筒不慎滑落,竹篾间夹藏的干艾草碎屑撒了一地,有几片还粘到了吴娘子那身鲜亮的裙摆上。“姑娘,可得小心着点儿!"吴娘子赶忙抢前两步,伸手去搀扶,这一碰她的手腕,只觉冰凉刺骨,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四公子可是特意嘱咐过,姑娘这病得好生调养。城西的别院都拾掇好了,一排熏笼齐齐摆着,地龙里烧的都是西山银丝炭,这炭烧起来,一丝烟都不冒。”说着,她从袖筒里掏出一张洒金单子,上头密密麻麻写满了药材名,“还专门给辟了药圃,种的都是姑娘平日里惯用的药材,就说这川贝母吧,都是大老远从蜀中运过来的。”

谢氏目光扫到落在自己裙摆上的桂花碎瓣,指甲狠狠一掐,把那花瓣碾得粉碎。

“音丫头,还不快谢谢四公子这番心意?"她眼神在清音发间那根素银簪子上稍作停留,声音温柔得有些刻意,“说起来,也是我这做母亲的照顾不周。谢氏轻轻叹口气,手指反复摩挲着茶盏外壁,“音儿这身子骨啊,是在娘胎里落下的病根,终年离不得汤药。"她顿了顿,忽地笑容满面,提高了声调,“滟姐儿像她这般大的时候,早跟着我学着看账本了。前些日子沈夫人还直夸呢,说大理寺少卿家的宗妇,就得是滟儿这般有气度的。”她把“气度”俩字咬得格外重,尾音微微上扬,那股子显摆劲儿,好像在跟众人强调谁才是正儿八经的嫡女。

伯府来的老嬷嬷这时轻笑一声:“谢夫人有所不知,"老嬷嬷眼角堆起褶子,慢悠悠地从荷包里摸出一对玉扣,“咱们四公子心善得很,见不得旁人受苦。这对玉扣,公子贴身戴了二十年,还专门请灵隐寺的慧明大师给开过光。”她把玉扣摊在掌心,那玉温润透亮,跟水似的,“今儿个送给二姑娘,就是摆明了心心意,非她不娶的意思。”

徐臻腾地站起身,官服下摆带起一股风,差点把茶托掀翻在地。“吴娘子,大老远赶来辛苦,不如移步到偏厅,吃些茶点歇歇脚。”他嗓音有些发紧,眼睛却死死盯着那对暖玉扣,挪都挪不开。这般成色的和田玉,虽说伯府如今没了往昔的风光,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底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