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那行人走过九曲桥,清音听到身后传来一声长叹。她回头望去,就见江映雪斜靠着雕花栏杆,披帛被晚风吹拂,在暮色中轻轻摇曳。
“这衔云奴,可比朝堂上那帮老顽固有趣多了。”江映雪拿起泥金纨扇,半掩着红唇,眼底满是真切的笑意,就好像瞧见自己精心呵护的海棠初次绽放一般,“刚才兄长那脸色,你是没瞧见,沉的能拧出水来,偏生太子殿下还来了句‘季渊的猫倒比主人更懂怜香惜玉’……”
她故意拖长尾音,用扇骨点了点清音绯红的脸颊,笑着打趣:“咱们阿音可真是个娇俏如玉的美人儿,连猫儿见了都舍不得挪开眼。”
清音脸颊瞬间红透,连耳后都泛起了红晕,手指不自觉地揪着帕子:“姐姐可别再逗我了,方才江公子瞧我的眼神,活脱脱是要把我和那猫儿一块儿丢进莲池喂鱼……”
话未说完,手腕就被对方一把握住,江映雪拉着她步履轻快地往水榭走去。
“怕什么?我那兄长就是个纸老虎,看着唬人罢了。”江映雪提起錾花银壶,滚烫的开水冲入碧绿茶芽,瞬间氤氲起一团雾气,模糊了她含笑的眉眼,“他这人啊,就跟这松萝茶似的,表面浮着霜雪,底下却藏着春意,外冷内热。”
清音垂眸,手指绕着流苏穗子打转,眼角余光瞥向远处的游廊,轻声说道:“原是我冲撞了江公子的爱宠,早知道就该学那庙里的菩萨,低眉顺眼不惹凡尘才是。”
江映雪噗嗤一笑,指尖轻点在她的眉心:“你呀你,我果然没看错人。”
“姐姐这话……”清音抬眸,正撞上对方明亮的眸子。
江映雪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几分俏皮劲儿:“都说三叔是昆山美玉,太子是云中白鹤,可依我看,他俩倒像佛前供着的两尊金身菩萨,外表宝相庄严,实则内里灌满了寒冰。”她指尖轻抚过茶宠上斑驳的纹路,忽而轻轻一笑,“偏生你这尾从江南游来的小鱼儿,竟敢在冰面上漾起水花。”
清音捧着茶盏,缓缓转动,天青色的釉面映出她微垂的眼角,她谦逊一笑:“姐姐谬赞,我不过是随波逐流的浮萍,哪敢跟松柏争高低?”
江映雪用锦帕擦拭指尖,接着说道:“清音,方才衔云奴蹭你裙角的时候,就连三叔都忍不住多看了你两眼呢。”
这话一出,惊得袅袅茶烟都晃了几晃。
“你或许不知道,这府里的人,见了三叔就跟雀儿见了老鹰似的,连父亲跟他说话都得焚香净手。外人都道他是玉面郎君,可我打小瞧他下棋的手势就知道,那白子落定时,看着轻如鸿毛,实则重若千钧,压得棋盘都似承载不住。他和东宫那位,骨子里透着同样的气韵,看似春山含笑,实则是檐下冰凌,美则美矣,触手生寒。”
她把茶盏轻轻推到对面,目光灼灼地盯着清音,“可你方才往后退那半步,倒像是见惯了庙堂风雨般,处变不惊。”
暮色一点点漫过回廊,将两个少女的身影拉长,映在窗棂之上。清音望着茶汤里晃动的倒影,低垂的眼睫微微颤动,半晌才轻声道:“姐姐说笑了,家父时常教诲,贵人眼中容不得沙,我这般出身,自是应当处处谨言慎行。
江映雪轻抿一口茶,显然对这话并未尽信。她愈发觉得,眼前的姑娘,仿若迷雾中的幽花,叫人难以捉摸。诚如王令仪所言,如此聪颖貌美的佳人,倘若生于显赫世家,只怕是……
窗外疏影摇曳,恰好落在她眉心,映出一抹淡淡的忧色。
“太子殿下龙章凤姿,原该配个知冷知热的解语花,不像我……”她忽然抬眸,春水般的眼眸里泛起细碎的涟漪,“阿音,说来荒唐,其实我对太子从未有过男女之情。只是,镇国公府传承百年,总得有枝凤凰花落入东宫,以全家族荣耀。”
她伸手去接窗棂间漏下的光斑,明明是金尊玉贵的世家千金,此刻却如同一只被困在锦绣牢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