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忍不了(2 / 6)

帘子递给丛伯:“外头都堵死了,丛伯你快喝吃些热乎的,去去寒气。”丛伯接过来,一看那饼就笑了,很新奇地捧在手里左看右看“哎呀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全是馅在外面的饼!”

他啃一口披萨,一口下去吃得胡子上都沾了杏酪,还和姚如意攀谈呢:“没想到这露馅烧饼吃着也不错呢。头一回吃!还是汴京新鲜东西多呢,就是得小心点吃,不然这馅儿容易掉。”

之后吃得渴了,又被还烫着的酒酿圆子香气一扑,迫不及待便喝一大口下肚,顿时感慨道:“真暖和!这天儿就该吃这个。”“是吧!这时候吃最舒坦了!"姚如意简直觉得丛伯是她的知音,她也是觉着冬日的雪天,就想吃一碗热腾温暖的酒酿圆子!她干脆留在车外,陪着丛伯一块儿吃。

今日的朝食她也吃得很满足。

“披萨"是用剩馒头做的,酒酿圆子则是前些日子跟程娘子学的,做法也很简单。冬日是最适宜煨酒酿圆子的,糯米粉用温水徐徐和了,揉成面团,案板措些细粉,一点点掐指甲盖大小的剂子,再在掌心搓圆。酒酿要甜甜的米酒,酒汁清亮,酒糟绵软。舀两勺,那股甜酒香便会悠悠地在屋子里漫开来。灶上小锅煮水,沸了才下圆子,氽到浮起,此时将酒酿倾入,再勾半勺藕粉下去,汤色便稠稠的有了光泽。撒些桂花、冰糖,便可出锅。

倒在陶土的大缸杯里,圆子浸在糖水里莹润可人,咬开是糯米特有的柔韧软糯。酒香清甜裹着桂花香,喝下去整个肚子都热腾腾。煮了圆子的汤水也好喝,稠而不滞,因勾过藕粉,也不容易凉,顺顺地滑过喉头,暖意也顺着漫向四肢百骸,喝完只觉手脚都暖和了起来。落雪的冬日,早上吃一碗,既顶饱又暖和,连车帘外漏进的寒风,都觉着不那么刺骨了。

正好他们吃完,前头又开始挪动了。

姚如意赶忙收了缸杯,谁料刚收好,又堵住了。她叹气回车里,瞥见林闻安正收着姚爷爷刚吃完用过的杯碟,还细心地拿帕子替爷爷擦了胡子和脸。

爷爷的记忆不知又停在了过去的哪一年,还劝他“明止啊,你也别总是读书,出去玩会儿嘛。整日闷在屋里读书,别读成书呆子了。”林闻安笑了,低低应了一声好。

姚如意无语了。之前爷爷劝孟程林三人时,慷慨激昂地要让他们头悬梁、锥刺股,早读晚读日日读,绝不可懈怠一日。还说不然以他们的资质,还是别读了,回乡下种田还不至于会饿死。

到了林闻安,立马慈眉善目起来:“你去玩会儿吧。”偏心眼!聪明了不起啊!

她下意识就把自己带入“学渣″那一类了,腹诽着,悄咪咪瞟了林闻安一眼。吃过几口热乎的东西,他脸色好多了。

方才林闻安一直靠在骡车最角落闭目养神,一声没吭。外头天色沉,车内更似浸在水里似的,化雪时总是这样,又阴又潮,比下雪时还冷,那寒气再厚的衣裳都觉不足,是往骨子里钻的。

他今日没戴那暖魂,清晰地露出了五官。歇息时,微微仰着下巴,下颌线便恰好与这水波般的光落在一处,便显得五官的线条都明晰得有些锐利了。但他今日穿了一件天青色的衣袍,抱着胳膊,肩头便微微往内弓,又弱化了他身上那种由内散发的冷意。

今早他来的时候便有些异样,脸色比昨日更白,走路很慢,膝盖好似无法完全弯曲,微微拖着腿在走路一般。

姚如意把门帘放下,又缩到外面,在车外小声问丛伯“丛伯,二叔的腿可是还没好全?瞧着怪难受的,要不你与阿爷都陪他先回去歇着?我自个儿去也是使得的。”

从伯见她这般仔细贴心,边赶车边轻声宽慰:“不用担心,老毛病了,这都是以前在昭狱受刑落下的病根。连日都是这样的天,他这腿歇也歇不好的。何况也不止腿的毛病,这双眼也是,外头光太亮,他便会刺目而难视物,所以只能戴瑗爱…

“当年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