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公主的剑> 成王(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成王(五)(2 / 4)

了一片死一样的寂静。百姓们瞪大了眼,面面相觑,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风卷起地上的纸片,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他们不久前还奉若真理的“罪证″。

“……啥?"从救济棚出来的大婶茫然地挠了挠头,“官爷,你是不是念错了?是…是青城侯才对吧?”

“胡说八道!"另一个声音尖锐地响起,“琳琅公主是活菩萨!她给我们送米送药,怎么会是坏人!你们…你们是不是被那妖女收买了!”领头的军官面色一沉,冷声道:“放肆!此乃圣意,岂容尔等污蔑!”“圣意?"有胆大的老丈拄着拐杖垂地,“那我们茂县死的几百条人命,就一笔勾销了吗?!

“许真他们的尸骨还未寒透,屠城的血债还未偿还!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啊!”

他的话,瞬间点燃了茂县人压抑的情绪。

“对!总得有个说法!”

“凭什么你们京城来的人,一句话,就想把这事翻过去?”“我们不认!!”

百姓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他们不敢再与官兵正面冲突,却一个个面色铁青,眼中噙着浑浊的泪光。

“大人…“一个瘦弱的妇人从人群中探出头,声音颤抖着,“难道说错一话,就要……就要再屠一次城吗?”

那领头的军官脸色铁青,握着刀柄的手青筋暴起,却终究没有下令。帝王此番旨意再明白不过,先让琳琅公主担下煽动民变、放火烧山之罪,为青城侯平反铺路,待镇北王伏诛后,再以铁证还公主清白。这是一步以退为进的险棋一一

先以琳琅公主戴罪之身暂平民愤,借青城侯之手收集镇北王罪证,最终真相大白时,既能肃清朝纲,又能还天下一个公道。而下旨容易,而涪州的民怨已至顶层,想要推翻,想要改变又谈何容易?军官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刀。

此时情况特殊,他不敢再妄自生变。

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颤巍巍地走了出来,陈情道:“官爷,我们不是要造反。

“我们只是…想不明白。

军官颔首,示意他继续说。

“你们说琳琅公主是坏人,那给我们施粥送衣的是谁?“你们说青城侯是好人,可那场大火,我们茂县死去的弟兄,又是谁害的?”

他一边说着,茂县的众人纷纷附和着,就连卧床的许婶也挤出人群,站了出来:

“我们不要圣旨,不要官府的文书!”

“我们要那个青城侯,亲自站到我们面前,给我们茂县所有死去的冤魂,一个说法!”

阳城。

青瓷茶盏中氤氲的雾气在两人之间缭绕,将顾清澄的面容衬得愈发清冷。窗外枝叶沙沙作响,偶有柳絮飘落案头,阳光正好。“茂县一事。"贺珩凝视着她修长的指节,迟疑道,“可需我出面周旋?”顾清澄笑了,摇摇头:“无妨。”

贺珩看着她波澜不惊的模样,垂下眼睫,不知道在想什么。顾清澄却继续道:“君子论迹不论心。这天下悠悠众口,我又何须费心一一辩白?”

贺珩饮了口茶,轻笑道:“你倒是心心思通明。”圣旨颁布之后,秦棋画早已将茂县的风吹草动悉数报给了阳城,当然也包括茂县百姓对圣旨的怨怼、对青城侯的不忿。“茂县之殇,实乃人祸,我既为涪州侯君,护佑一方平安,责无旁贷。”她的声音平静如水:“至于百姓作何感想,如何度日,那便是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两人对着明亮的春光,又寒暄了许久,直到杯中茶尽,贺珩才问道:“秦棋画说的黑蓬马车,你不问?”

顾清澄看着他的眼睛:“既知你在,我又何必多问?”贺珩一怔,随即展颜一笑,两颗不合时宜的虎牙在阳光露出了尖角:“清澄,你那流萤阵当真了得。”

他凑近了身子,好奇道:

“说来惭愧,我不过是将父亲的人马挡在了村外,等我回去时,竞一个人也寻不见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