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公主的剑> 入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入局(2 / 4)

经脉寸断,命不久矣!”“那岂不是废物一个?”

一片唏嘘。

“陛下,此女经脉寸断,命不久矣。”

御书房里,龙涎香快要燃尽,时怀瑾跪坐在下方,只将一本书册摊在书案上,凝视着垂落龙袍的衣角。

皇帝手中翻阅着舒羽的策论,眼神淡漠,看不出喜怒。“一介女流,闹出这般动静。”

“书院,此番是在为她铺路?”

时怀瑾跪坐如松:

“书院与世无争。”

皇帝的朱批悬在“以武止戈”四字上方:

“可朕听说女状元舒羽,甚得民心。”

“看来书院,也学会裹挟民意了。”

时怀瑾俯首,广袖微振:

“陛下,臣此次进宫,为的不是舒羽。”

“臣此番一一”

皇帝抬眼看时怀瑾。

“朕记得第一楼。”

时怀瑾喉中的字句凝住了。

宫女上前添香。

他以额触地:

“臣不愿见十五年前惨剧重现。”

“第一楼的学生,头颅悬在界碑上时,心中念的仍是止戈道义。”皇帝不言,示意他继续。

“书院,欲重论止戈之道义。”

“百姓要的绝非止戈,而是生息。”

“臣……恳请陛下,出兵镇压南靖流寇。”皇帝笑了:

“时卿,你可知这几番边境争斗的来历?”时怀瑾心中一凛。

“请陛下明示。”

少年帝王起身,淡淡道:

“昔日,朕允镇北王划地而治,筑九边壁垒,内域农耕,外域游牧。”时怀瑾答道:“爆发冲突的,正是游牧区。”皇帝颔首:

“然今秋霜早草枯,南地之畜群,折损过半。”“朕已饬令户部开仓赈济,奈何辗转迁延,边民缺铁器以耕种,无粟米以果腹,故结伙犯边。”

时怀瑾心头微动:“陛下的意思是……”

“南靖严禁边民与北霖互市,我朝牧民为生计所迫,铤而走险,反遭南境流寇劫掠。”

皇帝执着舒羽的答卷,拾阶而下:

“第一楼学生,人中翘楚,朕心悲痛。”

“可时卿如今可还觉得,一纸兵符,便能还了那边境百姓的生息?”时怀瑾领会了皇帝的筹谋:

如汉高祖封赵佗于南越。陛下划区而治,再行和亲,以边境为缓冲,借和亲启互市,效仿汉初以藩屏汉之策,便能争取时间,从根本化解两地矛盾。陛下果然深谙"止戈"之道。

皇帝手中的答卷高悬在他眼前,“以武止戈"四个大字格外刺眼。时怀瑾却只是行礼,丝毫不退:

“陛下高明。”

“然赈济粮车在途月余,而流寇三日便可掠一城。”“陛下可知,南靖流寇中,亦有北霖的牧民…“上戈仍需快刀。”

皇帝垂首看着匍匐的书院院长,嘴角噙出一抹笑意。“时院长高见。”

他将答卷扔在时怀瑾面前,淡淡道:

“时院长当朕忘记了南靖先祖江洵舟之先例?”“书院也曾发过誓,誓死捍卫止戈道义。”“如今边境告急,书院魁首的答案,竟当年的南靖主战派如出一辙。”“此番风口浪尖,时卿要挟朕首肯书院,将这崇兵尚武的策论,张贴在这满城风雨之上。”

“书院是被冲昏了头脑。”

“还是时卿,想用这满城风雨,逼朕朱批落印?”时怀瑾依旧不肯起身:“臣不敢,臣只要陛下看清楚。”“边境之祸,此时不斩,后患无穷。”

皇帝笑了:

“那时卿,是想要朕出兵,还是要替朕,将这一半虎符,送到镇北王的手上?”

振聋发聩。

时怀瑾只觉后背微凉。

“不过三日,肖威等得,朕等不得?”

时怀瑾俯首沉寂:

“肖节度使的宣武军,南下仍需时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