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朕就是万历帝> 第650章 心虚节更高飒飒响琅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0章 心虚节更高飒飒响琅玕(3 / 4)

泉院丶紫竹院。轮流讲解佛法,普渡众生。

其中洪光院始建于成化四年,由内宫监太监郑同督建。

郑同原籍贵国,奉贵国国主王命入朝,进宫侍奉宣宗皇帝。曾奉宪宗皇帝圣谕出使朝献,在金刚山见千佛绕毗卢之光,回来后就在香山建洪光院供奉,表里千佛,各座金莲。

现在成了敕封真义宗总院。」

李昖三人听得眼睛发光,还有这等渊源?

金刚山现千佛绕毗卢之光!

这个传说在朝献流传数百年,想不到在天朝得到了验证。

那必须去看看。

坐在前往香山的四驾马车里,李昖好奇地问道:「潘少尹,你说这洪光院成了敕封真义宗总院。外藩诚心礼佛,佛门各派略有所知,从未听说过这真义宗。」

潘应龙解释道:「真义宗也叫佛陀真义持修僧团,源起甘肃河西一带。原是一群坚持佛陀遗嘱修行,却不为关中释门所容的僧人,远避去河西,遇到从西域东逃的僧人。

两边争论了二三十年,逐渐融合,吸收了律宗丶禅宗和密宗部分佛义真言,严格戒律,坚持真正的释门修行,自称为真义宗。」

李昖三人诧异不已,「还有这样的佛门僧人?」

于是热切地期盼见到这些与众不同的僧人。

刚才一直念念着要去翰林院参观拜访的李昖和沈义谦,现在把翰林院抛之脑后。

到了香山,众人一起爬山,进了洪光院,李昖三人虔诚礼佛,潘应龙和沈万象在一旁看着。

沈万象好奇地问道:「少尹,真不带他们去见翰林院?」

潘应龙看了一眼不远处,撅着屁股在跪拜不同佛像的李昖三人,撇了撇嘴。

「带他们看什麽?看翰林院破落成那个鬼样子?

江南三大案后,不少名士大儒悲叹末法时代已来,名教凋零丶理学式微,嚷嚷着要东渡朝献和东倭,为名教理学保存一分元气。

原本皇上准备把朝献和东倭留给理学做试验田。可是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资政局已经定下朝献收国之策,开始推动。再做试验田就不合适了。」

沈万象轻声地问道:「试验田?农科所的那种?」

「差不多吧。」

「少尹的意思,这个节骨眼,就不要节外生枝了?」

潘应龙赞许地点点头:「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李昖三人礼拜大雄宝殿的阿弥陀佛丶大悲殿的大慈大悲观世音像等七处佛像后,又参拜了方丈悲无大和尚,听他讲述真义宗的戒律。

「其一持不捉金钱戒。本宗僧人不得触摸钱财,不接受钱财供养,佛院不设功德箱,僧人安心修行。

其二日中一食,每天只吃一顿饭,午后不再饮食,独药品除外。

其三行脚丶乞食。」

李昖问道:「行脚?大和尚,这是什麽意思?」

「行脚就是行头陀。」悲无和尚答道,「比丘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养身命。依照《梵网菩萨戒》之规定,本宗僧团每年秋季都要例行的二时头陀,外出游化经行,随缘教化度众。」

「哦,原来如此,大和尚请继续为我等讲解。」

「檀越有礼了。

本宗戒律其四,不接客僧礼。常住僧众不接受外来挂单僧人的礼物,若有供养须上交佛院。客堂执事对客僧的礼拜要给予回礼,平等对待。

其五,一切供养归佛院。僧人化缘乞的一切供养,全部上交僧团,由常住根据需要统一分配。

其六,三衣钵十八物不离身。僧人三衣钵不能离身,三衣必须为坏色。十八种物为《梵网菩萨戒》中所规定,僧人行头陀时所必须携带的物品。

其七,不化缘,不求人。有求皆苦。无所求,苦才逐渐息灭。恪遵修行原则,不化缘,不求人,心不攀缘,方能人心死,佛心生。

其八,依教奉行。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