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3 / 4)

的佛珠,“我也想了很久,后来想起了一件事。前段时间北地向天下行商发布一则寻人令,寻一个九岁男童。”这件事之前也有汇报上来。

不过这种找人的小事,尤其找的还是个姓“秦”的孩子。和许多人一样,当时六道也以为武安侯在寻一个走失的秦氏子。当时他随意扫过一眼,就交给底下的人去留意了。也是最近,明灯叛变一事才让他将很多的注意力放在北地上,同时命人将北地近一年的大小事项整理出来。

于是,那则寻人令再次呈到了他案上。

“北地此前在寻一个叫做′秦宴州'的男童,秦宴州,这是明灯最初的名字。"六道拨弄着佛珠。

谛听眼瞳猝地收紧,“您、您确定?”

六道没有说话,而是转头看向窗外。

今日天朗气清,天空湛蓝如水晶,清风拂过,一派祥和。六道的思绪缓缓回到九年前。

九年前,大饥.荒像瘟疫一样纵横各州,他带着谛听和白象从扬州回兖州,途径扬州时,看到一个逃出来的小孩。是的,逃出来,身后有个瘦骨嶙峋的男人在追他。小孩手里拿着一把小刀,刀上有血,他身后的那人跑起来一瘸一拐的,多半被他所伤。

男人狰狞嘶吼着,说什么待逮到他,要将人切成八大块,皮剥下来,骨头砍成一段段熬汤。

寻常,又不算寻常的一幕。

他当时没有立马行动,只看着瘦男人追上并扑倒了小孩。两人在地上殊死搏斗,他看到那脏兮兮的孩子眼中进发出惊人的狠厉,险而又险地守住了刀,并将之捅进了瘦男人的胸口里。

那一刻,他就知晓这孩子是个好苗子。他将小孩拎入了队伍,一同带着回了教中。

起初,小孩哑巴似的不说话,问他从何而来,祖籍何处,家中有什么人,一律不答。

后来,经过几个月,小哑巴才开了口,只说自己叫“秦宴州”。教中人皆有代号,他亲自为小孩起了“明灯”这个名字,让他抛弃了过往。只是没想到,时隔九年,这份被抛弃的过往却终究是化成一条无形的绳索,将曾经流浪的孩童牵了回去。

“叔叔……“谛听难得失态的瞠目结舌,“明灯居然是武安侯之子?!”姓秦,且寻人令来自北地。他若非武安侯之子,又怎会只见了对方一面就倒戈相向?

“不,不对。"谛听突然宛若雷击地摇头,“叔叔,他不一定是武安侯的儿子。”

六道皱了眉,“何出此言?”

谛听郑重道,“我与黛夫人相处过一段时日,初见她时,我隐隐觉得她有些熟悉,却又说不上来那感觉来自何处。但如今我后知后觉原来来自明灯!明灯的眉眼像极了她。”

六道愣然,“黛夫人?”

谛听继续道,“叔叔,咸石和龙骨水车出自黛夫人之手,而追溯往昔,北地的寻人令正是从赢郡发出。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我猜测黛夫人很可能和武安侯做了交易。只是……”

说到后面,谛听明显迟疑了,“为何寻的是个九岁的孩童呢?按照推测,她应该知晓明灯已十九岁才对。”

“不排除是障眼法。“六道停下拨佛珠的手,“不管如何,明灯与黛夫人有关联于我们而言是好事。”

白日城,秦宅。

黛黎带着儿子离开丁连溪的院子,心情沉重。病向浅中医,丁连溪也没办法的话,只能回渔阳。

“妈妈,我现在没不舒服。“秦宴州亦步亦趋地跟在母亲身旁。黛黎担忧不减:“现在没不舒服,以后难说。我去找秦邵宗,和他说回渔阳的事。”

“妈妈,我听闻南宫青州来了,武安侯此时大抵还在会客。”秦宴州说。黛黎脚步一顿,“这样啊,那咱们先去吃饭。”饭罢。

黛黎看了下天色,多雨的夏季已过去,凉意阵阵的秋季来袭。越临近冬季,越是昼短夜长,用夕食那会儿天还铺满灿烂的霞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