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05
“咱们合作社跟伞厂关系怪亲近的。"黄述玉小声说。伞厂在很多城市的招待所、国营饭店、供销社设立办事处,他们的关大主任跑到经济口跟领导诉苦。
没过多久,多个伞厂办事处出现了合作社的推销员,绸伞销量零,合作社付不起工资,让伞厂代替合作社垫付一下工资,关主任让伞厂好人做到底,帮助推销员解决住宿和吃饭问题。
伞厂吃下了这个闷亏。
但是。
伞厂也是有脾气的,合作社出现的地方,伞厂不会出现,关主任和王厂长参加同一场会议,王厂长把关主任当做一团空气。6年前,一个实习生把关主任和王厂长的座位安排在一起,王厂长跟人换座位,没人跟他换,他抱着笔记本跟文书挤在一起。会议结束后,王厂长刚在市一把手那里挨了骂,马不停蹄进入市二把手的办公室,接着挨骂……
后来听说有人把王厂长叫到家里吃饭,王厂长进门看到关主任也在,头也不回走了。
事后,这个人找王厂长道歉,说王厂长跟关主任都是同一个系统的同事,没必要闹的这么难看,问王厂长伞厂家大业大,有没有考虑每年划一批特定资金帮助合作社,被王厂长照着脸来了一拳。
那段时间,人们见面研究对方的脸,就是想找出谁那么“大公无私”,然后默默远离这个人。
可惜一直没找出这个人。
出了这件事之后,没有人当着王厂长的面提合作社,怕王厂长一言不合往脸上来一拳。
他们丢不起这个人。
慢慢的,人们提伞厂,决不提合作社,提合作社,下意识避开伞厂。黑省代表团和R本客商撞到一起,她没想到关主任会向伞厂求助,更没想到伞厂会同意借场地。
在个人恩怨和给合作社提供帮助,让合作社更好的创汇面前,伞厂选择了后者。
会计对伞厂,对王厂长肃然起敬!
对于黄述玉说的,伞厂跟合作社关系好,会计笑而不语。黄述玉”
讨厌这种谜语人。
黄述玉拍下了王厂长“深情"的目光,走过去跟王厂长打招呼。王厂长热情邀请他们到食堂吃饭。
邬逸春团队下午六点离开,离开前,一定要掌握绸伞的历史、制作工艺,顾不上吃饭。黄述玉婉拒了王厂长的好意。王厂长没有勉强。
“我们伞厂在广交会上有展位,黄科长,我们移步聊一聊?"王厂长转身离开。
黄述玉跟上了王厂长。
两人聊了很久,黄述玉从王厂长那里得知伞厂处在出卖劳动力阶段,伞在广交会上走走量不走价的路线,成交量相当不错。伞厂的伞出口东南亚,东南亚各国每年都被台风“光临",伞坏的快,导致伞厂的伞每年的出口量很稳定。
伞厂对此很满意。
黄述玉把王厂长的话翻译一遍,伞出口到每年都会发生台风的国家,不管质量多么好的伞遇到台风都会坏,所以伞厂不需要抓质量,而是抓数量,伞厂因走量从而实现创汇,伞厂十分满意现在的生产出口模式。王厂长一直是伞厂如何,没提自己,在告诉她,他本人对此不满意,可能想抓质量。黄述玉听懂了,却没有点破,微笑着附和王厂长。传言不假,东北那边放出来一只小狐狸。纺织业、养蚕业被黄述玉的大义折服,关亚林也即将沦陷,看清黄述玉真面目的王厂长叹气,要不了多久,他这个清醒的人,会成为异端。
“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王厂长盯着黄述玉手里的相机。黄述玉明白了,不能带相机进去。
她把相机交给邬逸春,跟随王厂长离开研究所。王厂长带黄述玉来到另一个研究所,进研究所之前,黄述玉要被搜身。保卫科的人从黄述玉身上搜出一把驳壳木仓,把黄述玉请去了保卫科喝茶,调查清楚木仓的来源,客客气气把黄述玉带回了研究所。难怪东北那边敢放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