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4(1 / 2)

第104章104

黄述玉一行人走后门进入伞厂,一路畅通无阻抵达研究所。研究所前站了一排头发花白的老人,黄述玉从他们眼中读出了希望、消沉,这种病态的心理把他们劈成两半,让他们整个人看着十分割裂。前几天,她到绸伞合作社定制绸伞,兴冲冲掏出设计图,跟老人们沟通她要的款式和细节。

把她当做挚友亲朋的关亚林,要把她的订单提到最前面的关亚林,突然情绪失控,手一挥,那沓大黑拾化身成"大烟炮"袭向她。黑色“雪花”刮乱了的她眼睛。

关亚林骂她有病,让她哪来的滚回哪去。

她能惯着关亚林,当然不能。

黄述玉闪电出击。

惨叫声响彻这片街区。

惨叫声的主人已经被她狠狠地摁到一边墙上。一个身体不大好的老人一张张捡起散落的钱,跟她说他们接了这个订单,提醒她松手。

她松开了手,还好心帮关亚林掸掉肩上的灰尘。一群老人看得胆战心惊,把她当做洪水猛兽,害怕关亚林在她手中缺少了零件,把关亚林抢过去,把人推到他们身后。黄述玉这才仔细打量他们,老人们满身的暮气,疲疲塌塌。她对绸伞合作社了解来自市民的闲谈,人们调侃“经济口>绸伞合作社>天王老子”。

绸伞合作社的背景真硬!

又是羡慕绸伞合作社的一天。

这就是黄述玉对绸伞合作社的全部印象。

绸伞合作社社员不该出现这种精神状态。

黄述玉对绸伞合作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跟关亚林说大家都是自己人,大家忙自己的事去,不用招呼她,她自己参观。她忽视了关亚林眼中熊熊燃烧的烈火,忽视了老人们眼中的震惊,一间一间参观。

一个不起眼、极普通的房间里摆放了"西湖风景"系列绸伞,还有藏的极深的"仕女”、“花鸟"系列绸伞,甚至还有刺绣题材的绸伞。她把狂喜暴露在众人前,众人露出死了爹娘的神情。她吡着个大牙花问他们想不想把绸伞出口到东南亚华语区?这里,东南亚的华语区和海外华侨不是一个意思。她为了这届春季广交会做了很多准备,查阅了许多关于75年春季广交会的资料,查到今年在春季广交会上,东南亚客商对传统制品趋之若鹜。广交会组委会高兴,厂长们高兴,东南亚客商也高兴。谁也没想到这群东南亚客商选购传统制品,不是在本国售卖,而是把商品销往海外华侨聚集的地方。

他们每个人最少赚了6倍差价。

秋季广交会,展会第一天,东南亚客商仅半天就扫光了展会上的传统制品。第一天,大家都处在洽谈阶段,就他们争抢着下单子,举着美钞往厂长怀里塞,比后世领鸡蛋的大妈还要疯狂百倍。他们为了抢到单子,竞扭打到一起。

毫无悬念他们引起了组委会的关注。

组委会调查发现了他们的动机,也意识到传统工艺品在华侨聚集的地方多么受欢迎。

明明可以自己做一道贩子,直接把传统制品销到海外华侨聚集的地方,就因为现在还处在特殊时期,谁和华侨扯上关系,谁就被下放,放弃了捞美钞的机会,黄述玉难受啊。

黄述玉叹气,只能让东南亚客商做二道贩子。二道贩子赚的盆满钵满,厂家只能跟着喝点汤,这找谁说理去!至少能喝点汤,黄述玉这么安慰自己。

这就是她鼓励纺织业重新演绎碗上的缠枝莲,家具上的雕花的原因。她担心有人走出红星立刻反悔,这批人自己反悔,还要跑过来添乱。针对这群人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定制一把特别的绸伞,强行在他们心里加深库区同胞的奉献,他们的乡愁,他们的苦难。没想到一次绸伞合作社之行,让她发现了又一个传统工艺品。黄述玉一场精彩绝伦的引诱,迷惑住了关亚林,她又是关亚林的挚友亲朋了。

她和关亚林上演一场姊妹情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