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相父敬启。』
『见字如唔。』
『禪近日已至夷陵,军中诸事顺遂,相父勿念。』
『昨日巡营至猇亭战地,见石壁犹存当年火烧痕跡,禪立崖下想夷陵旧事,不觉已至日暮。』
『此番兵精甲足,上下同欲,胜而不骄,慎终如始,断不重蹈当年覆辙。』
『……前日得皇后家书,言瞻儿已能跑会跳,可诵诗论百言,禪命蒲元刻长命锁一具,復作启蒙百字文一併带回。』
『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崑冈。』
『剑號巨闕,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
『…闻长安春寒,相父夙兴夜寐,务须保重,禪命人制护膝两副,隨信並致长安。』
『…江水鱼肥,武昌犹甚,待东风再起,春江水暖,欲与相父会猎大江,同三军共此鱼肥。』
『相父若得暇,盼示近况。』
『炎武元年,二月二日书。』
笔是最普通的笔,墨是最平常的墨,这普通的笔墨,在成都新立的纸官坊制出的『长安纸』上,洇开恰到好处的痕跡。
刘禪轻轻吹乾墨跡,又从案头一方木盒取出一枚小巧的私印,在署名处端端正正地印下。
又仔细检查了一番后,將信递给赵广,之后便信步走出中军大帐,往外巡营去了。
以刘禪的中军大帐为中心,赵广的龙驤郎围在一环,关兴与虎賁郎则护在二环,至於三环,便是暂由龙驤郎协调的府兵,直属刘禪麾下的別部『啸山虎』,还有陈到及阎宇、陈曶诸將所统部分精锐。
自东征以来,大军一刻未歇,而如今来到夷陵城外,孙权、陆逊之援未至,將士终得休憩片刻。
而一路东征,连战连捷,缴获无算,又恰逢运粮船队要返回蜀地休整补给。
於是刘禪特地下令,准许將士们將不易隨身携带的个人缴获託运送回乡里,交予家人,又命宣义郎、刀笔吏代军中將士录写家书。
刘禪一路走来,营地到处都是不识字的將士向宣义郎及军中刀笔吏口授家书之声。
行至府兵营地,声音同样嘈杂。
宣义郎、刀笔吏依令於校场空地篝火旁支一高桌,隨处可见围拢在一起的府兵,七嘴八舌地向那些伏案疾书的文吏口述家信。
得益於长安纸的量產,轻便廉价的纸张使得这项体恤士卒的举措得以顺利实施,大大减轻了过往依靠简牘传递文书的种种负担。
而自从刘禪在长安建立了墨入朱出、墨入蓝出的公文之法,以及由此衍生而出的四柱记帐法后,
原本人数眾多、事务繁杂的文吏,经过半年时间的熟悉,得以从浩繁枯燥、令人头晕眼的记录、稽核工作中解放了出来。
公文在上下间的传递速度变得极快,官府行政效率也变得极高,同样的工作量,譬如原本需半月甚至更久,如今却只需上四五日。
如此一来,一个人几乎可以掰成两个甚至三个人用。
对於百废待兴的大汉来说,行政效率的大幅提高,毫无疑问是另一种形式的国力增长。
“大兄!
“自从隨陛下东征討吴以来,俺已斩得首级十二,先登一次,陷阵一次。
“上阵上获之功一次!
“中阵下获之功一次!
“下阵上获之功一次!
“嘿,按道理,应得勛转…算了算了,俺也算不清到底几转了,反正不少!
“待这一战了结,回到长安,咱们老魏家可就真发达了!
“嘿,要我说啊,当初那些不愿意当府兵的人,肠子都该悔青嘍,真是傻子,纯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