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唐天将军> 第四百一十九章 称帝,改元,华夏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九章 称帝,改元,华夏历(3 / 6)

不周到,臣认错。”

张兴虽然熟读史书,但在这方面他没有过多研究。

他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无妨,诸卿不必有过多顾虑,要像张侍郎一样直言。”

李瑄点头,他不会用这种明显带着武意的名号。

为皇帝献年号,一定是精通史书者,如果用了以往朝代用过的年号,显得不太专业。

所以李瑄给文武大臣考虑时间。

他心中有几个青睐的年号。

永乐,天启等。

永乐和泰平一样,表达的政治寓意非常好,但表达过于和平。

天启,也要再观望一下。

“陛下文治武功,在众望所归中继承大统,朝野服从。陛下执政,有变革天下的意图,可以启新为年号,启有开创之意,新代表着气象。此寓意陛下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推行新政。国家一定会因此充满生机,富足强大。”

颜杲卿说出自己的年号。

他话音落,有一些文武大臣频频点头。

他们觉得启新能代表新气象,兼以文武。

“颜中丞所献年号不错,先搁置起来,诸卿还可以说出更有寓意的年号。”

李瑄听到颜杲卿阐述启新,觉得符合他变法革新。

“启奏陛下,《易经》乾卦有四德,为元亨利贞,取贞在前,元在后,改元贞元。贞有正、坚固之意,元有开始、根源的含义。此年号寓意国家遭受重大变故后,开启新纪元、恢复元气;也有破旧立新的改革之意,使国家昌盛繁荣。”

尚书右仆射李岘说出一个比启新寓意更深的年号。

点头的大臣更多。

李瑄也搁置这个年号。

“启奏陛下,臣且以为,当今天下有礼崩乐坏的趋势。天下衰落为失德而致。从上到下,应该重振德行。当改元为乾德,以乾之刚劲进取,与德刚柔相济,展现国家新气象。”

京兆尹卢奂重视德行。

他的年号虽寓意不错,但没有几个大臣应和。

他们不是傻子。

李瑄不认为自己缺德,但他的皇位确实是从李隆基手中抢过来的,年号还是不要带德字为好。

不过他也将乾德的年号搁置。

又是几个大臣献出年号,恒治、盛华、泰昌等,都有不错的寓意。

在李瑄没有敲定年号前,大臣们自然要进行一番辩论,谁也不想放弃这次增加名望的机会。

文武官吏先后说出乾德、贞元的年号后,让李瑄想到乾元的年号。

仔细一揣摩,乾元这个年号也不错。

历史上也是安史之乱中,用乾元的年号。只是被李唐自己不争气,显得此年号有点虚。

“诸卿觉得乾元的年号如何?”

“乾是《易经》八卦之一,代表天,象征着刚健、阳刚之气,元有开始、起点之意。寓意着如上天一般刚健有。从改革到盛世;从期许到完成;从君子豹变到气象万千,都在乾元之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朕希望与诸卿休戚与共,万众一心,通过强大的决断力,完成乾元盛世。”

李瑄在文武大臣争论不休的时候,将乾元年号说出。

“乾元……”

文武百官再听李瑄的解释后,交口称赞。

乾元也有开创新纪元的寓意。

乾相比贞,更锐利一点,符合李瑄的赫赫武功。

“臣赞同国家以乾元为年号。”

李岘作为宰相,他最先表态。

年号的选择,往往是皇帝优先。

就算皇帝不与大臣商议,自己从《易经》中翻出一个年号进行改元,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以乾元为年号,也确实可以服众。

“臣赞同改元乾元……”

裴遵庆、路嗣恭、韦见素等大臣也纷纷赞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